正骨俗话说的就是搬脖子,或甩脖子,或搬腰等,由地方不同,当地百姓对其的叫法也不同。
正骨是医用语,其操作性是很严谨的。需要具有很精准的诊断前提。
民间因为称呼的不同,其操作意义也发生了改变,操作不具有精确性,更没有建立在诊断之后。通常理发店的理发师,休闲会所的技师,甚至是家庭中胆大的都可以抱着个头搬一下了。
这绝对不是说艺高者胆大!
这完全可以说是嫩头青,初生牛犊不怕虎。
正骨阅览过专业书籍的人,胆子绝对没这么大,因为禁忌症太多,且医者的手又不是磁共振,ct机。所以操作医院检查过后在操作。医院为什么很多病症都要先做检查后再考虑治疗的原因。
正骨有哪些禁忌症呢?下面就把我参阅过的一本正骨学书籍里面的注意事项贴过来供大家看看。
正骨禁忌症
在下列情况下要慎用手法治疗:
⑴、年老体弱,妇女妊娠期、月经期,以及有严重心、肾、肝、肺疾病者。
⑵、各种传染病的急性期。
⑶、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
⑷、伴有严重骨病、骨结核等并发症者。
在进行治疗前,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做好诊断和鉴别诊断,严格掌握适应症,不是本疗法适应症者,不要用正骨治疗。
在进行手法治疗时应根据个体情况、病情,采取适宜手法,切忌使用暴力手法,更不要动不动就采取此法治疗。
治疗后患者应遵医嘱进行必要的休息和适宜的功能锻炼。
三、注意事项
1、手法治疗复发原因
⑴、客观因素:
病理改变明显间盘,关节突关节变性,关节面硬化,关节囊变性或松弛者易复发。突出的髓核之钙化,骨化或与神经根粘连者效果较差。
颈椎增生、退变明显,椎间孔狭窄,矢状经变小,颈区反张,椎间搭桥者效果差。
⑵、主观因素:
①错误的诊断,偏歪棘突向左闪或偏右,强直性脊柱炎,黄韧带变性,棘突畸形等误诊为适应症。
②另一面为诊治不完善。如差一点未拨正,前倾或后仰未纠正;两个椎体变位纠正了其一,韧带未复平,局部不稳,只纠正内平衡,外平衡支架、急性炎症或痉挛未处理,内外平衡仍不协调,根性炎症未处理,肌张力不协调容易使整复后椎体位移。只施手法,没有手法后必要和辅助措施。
关于正骨,可以说资格月老,胆子越小,就如同驾驶司机那样,资格月老,胆子越小。懂的东西多了,看的东西多了,听的东西多了,经历的事情多了,忌讳的,怕的东西也就多了,胆子也就变小了。
其实我个人觉得,临床中遇到的真正需要正骨才能治好的病例不多。
没经历过的人不知道,容易被正骨这两个字给忽悠住。
但,往往患过颈椎病或腰椎病的人,如果在某自称正骨疗法的地方正骨后,绝大多数正骨后,症状也是得不到改善的。
有些当时会轻松一点,但是过几天又痛了,甚至比以前更痛。只好下次再去正骨。但这样行吗?这种治疗思想是错误的。肯定是病因没弄准,诊断不准确。
其实很多东西都不是非需要正骨才能治好的,更不是不正骨就治不好了。
骨头虽然关键,但它也离不开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包围与支持。
动不动就说这需要正骨,那需要正骨,轻视了周围烘托者,维护者的软组织的作用性,那是大错特错的。
这也是为什么人人跑到按摩店,或者正骨店,医院去正骨后症状没有解决的原因,其根本在于搞错了病因,打击错了重点,忽视了真正的敌人的位置导致的。
其实人体的生理结构是很复杂的,非常具有整体性,需要整体配合协调工作才能保持健康正常的功能运转,凡是突出某一项都是不正确的,都是忽悠人的。
这就如同机关单位或公司运营那样,每个环节上工作的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协调配合好其他人的工作才能达到最佳的运转状态。
不讲究整体性,团结性,单枪匹马蛮干那是不行的。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为了自己的健康,请不要随意乱搬骨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