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输送标准操作程序
规范标本采集方法,保证实验室检测前标本质量。
微生物实验室所有标本。
采集、运送微生物标本的临床各科室及护保中心工作人员。
1.血液、骨髓标本
1.1采集指征
对可疑血流感染患者未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可疑血流感染的患者出现以下一项或几项体征时应及时采集血培养:
1)发热(≥38℃)或低温(≤36℃)。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小于1×/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9)血压降低。
10)呼吸加快。
11)降钙素原升高(PCT)
12)C反应蛋白升高(CRP)
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烧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菌血症的患儿(特别是2岁或以下的幼儿)一般出现于门诊,常伴有明显发热(≥38.5℃)和白细胞增多(总数≥20×/L)。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低体温,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信号。
1.2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
采血应该尽量在使用抗菌药之前进行,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以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区别病原菌与污染菌。(一套血培养为一瓶需氧培养加一瓶厌氧培养。一次静脉采血只能注入到1套培养瓶中)。尽可能选用可中和或吸附抗菌药物的培养基。临床对可疑菌血症患者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可在寒战时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进行采血。
除特殊情况之外(如怀疑细菌性内心膜炎),采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无需重复采集血培养。
1.3特殊的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采集血培养的建议:
1.3.1急性心内膜炎:对于可能的心内膜炎患者,必须在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前30min之内抽取血培养,起始采集3套血培养,如果在24h之内仍报告为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全部培养一共为5套。
1.3.2亚急性心内膜炎:需在24h之内连续从不同部位抽取3套血培养,间隔30-60min。如24h内为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全部培养一共为5套。
1.3.3对于亚急性心内膜炎的评估,皮肤消毒尤为重要,因为其主要的病原菌为皮肤定植菌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因此,血培养必须取自外周静脉而非留置的静脉导管。取自导管的血培养会伴有很高的污染风险从而导致错误的心内膜炎的结论。建议采用正确的皮肤消毒,从不同的外周静脉部位分别采集血培养,不能从留置的导管采血。
1.3.4急性脓毒症(急性高热?):lOmin内从不同的部位采集2-3套血培养。
1.3.5可疑菌血症但血培养持续阴性,应改变血培养方法,如延长培养时间或增加特殊培养基,以获得罕见的或苛养的微生物(真菌、结核菌等)。
1.3.6不明原因发热,如隐性脓肿、伤寒热和波浪热,从不同体位先采集2-3套血标本,24-36h后估计体温升高之前(通常下午)再采集2套以上。
1.4皮肤捎毒剂:
1.4.1推荐使用碘酊、次氯酸和洗必太或碘伏。
1.4.2碘酊、次氯酸和洗必太的消毒效果要优于碘伏。
1.4.3消毒剂需要有足够的作用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碘酊作用30s,碘伏作用1.5-2min
1.4.4洗必泰的作用时间和碘酊一样,但是没有过敏反应,因此不必擦去,但不能小于2个月的婴儿。
1.5静脉穿刺点皮肤消毒程序:
1.5.%酒精消毒皮肤(以采血点为中心,螺旋式用力由内到外直径5cm以上),作用60秒;
1.5.2用碘伏消毒皮肤(以采血点为中心,螺旋式用力由内到外直径5cm以上),作用1.5-2min或用碘酊消毒皮肤,作用30s;
1.5.3再用75%酒精脱碘,(以采血点为中心,螺旋式用力由内到外直径5cm以上);
1.5.4静脉穿刺采血。
注,血液培养须特别注意消毒.因许多微生物,尤其葡萄球菌属通常存在皮肤表面或近表层处,易污染血培养标本。
1.6培养瓶消毒程序:
用75%酒精擦拭血培养瓶橡皮塞(不能用含碘消毒剂),作用60s。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签清除橡皮塞表面残余液体,然后注入血液。
1.7采血量:
成年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每套不少于10ml,每瓶不少于5m1。婴幼儿患者推荐的采血量,每瓶不少于2ml。
1.8培养瓶
推荐使用商品化的培养基。
使用添加抗菌药物吸附剂(如树脂或活性碳)的血培养瓶有助于提高已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血培养的检出率。但同时也会增加污染菌的检出率。
1.9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程序:
●穿刺前或穿刺期间,为防止静脉滑动,可戴乳胶手套固定静脉,不可接触穿刺点。
●骨髓标本的准备同外科切口。
●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或骨髓后,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应换针头)或严格按厂商推荐的方法采血。
●血标本接种到血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立即送检。
1.10血培养瓶标识
标识内容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采集时间。注:病人标识不可覆盖在血液培养瓶的条形码上。
1.11标本的运送
血培养标本应按要求尽快送往实验室,不得超过2h。如无法及时送检,血培养标本需室温(20-25℃)保存,切勿冷藏。
2.尿液标本
2.1采集指征
1)有典型的尿道刺激症状
2)肉眼脓尿或血尿
3)尿常规检查表现为白细胞或亚硝酸盐阳性
4)不明原因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
5)留置导尿管时间超过48h的患者出现发热
6)膀胱排空功能受损
7)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
2.2采集方法
标本采集应力争在未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注意避免消毒剂污染标本。
●清洁中段尿:最好留取早晨清洁中段尿标本,嘱咐患者睡前少饮水,医院,由专业人员指导下采集中段尿标本。尿标本消毒采集程序:
◆女性中段尿的采集方法:
1)用肥皂水完全清洗尿道区域,用湿纱布垫漂洗。
2)分开阴唇,开始排泄。
3)排除前段尿后,不停止尿流,采集中段尿。
◆男性中段尿的采集方法:
1)用肥皂水清洗阴茎头,用湿纱布垫漂洗。
2)回缩包皮开始排泄。
3)排除前段尿后,不停止尿流,采集中段尿。
●耻骨上膀胱穿刺: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上经皮肤消毒穿入膀胱吸取尿液。
●直接导尿:按导尿消毒程序消毒后,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获取尿液。
●留置导尿管收集尿液:利用留置管采集标本时,应先夹住导尿管1-2h小时后,以75%酒精消毒导尿管外部,按无菌操作方法用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吸取尿液。注意不能从尿液收集袋中采集尿液。
2.3采集量
5-10ml。
2.4容器
无菌、带螺旋盖透明塑料容器。
2.5标本容器标识
标识内容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
2.5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盖紧,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及时送检,室温保存下不得超过2h,否则应置于4℃冰箱保存,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h。
2.7注
直接导尿可能导致尿道细菌进入膀胱,增加医源性感染的危险。
3.脑脊液标本
3.1采集指征
不明原因引起的头痛、脑膜刺激征象、颈部僵直、脑神经病理征象、发热、体温过低、易受刺激等临床症状。此外,其他实验室检查有发现:脑脊液白细胞增加、蛋白质增加且葡萄糖减少等。
3.2采集时间
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应立即采集标本,最好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
3.3采集方法
按腰椎穿刺操作规程,采集约3-5ml脑脊液于3支无菌试管中,每支试管至少1-2mL,即将第2管(或第1管)送至实验室(建议床边直接接种血培养瓶,包括需氧血培养瓶和厌氧血培养瓶,增菌培养)。
做脑脊液培养时,建议同时做血培养。
3.4采集量
至少1-2ml。如进行抗酸染色,至少2ml。
3.5运送容器
无菌加盖螺口试管。
3.6标本容器标识
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采集时间。
3.7标本运送
采集后立即加盖,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常温立即送检,实验室收到标本后应立即接种。脑脊液标本送检的最佳时间为15min内;如果送检时间超过1h,则会影响结果,须向主任或医疗主管汇报,由医疗主管或主任向临床医生联系,并说明由于标本延时结果可能受到影响。在结果报告时,在备注处注明此情况。
3.8注
某些细菌具有自溶酶,放置时间过长易自溶死亡,因此,标本应立即送检,并且保温(禁止放冰箱,因脑膜炎奈瑟菌遇冷易死亡)。
4.穿刺液标本
4.1培养采集指征:
4.1.1胆汁:急性胆囊炎、急性重症胆管炎、伴有腹痛,黄疸、墨菲征阳性、伴有恶心、呕吐和发热,尿少色黄、伴有中毒或休克等症状。
4.1.2胸水:结核性胸膜炎、细菌性肺炎引起的胸膜炎伴有胸痛、发热,胸腔积液外观混浊、乳糜性、血性或脓性。
4.1.3腹水: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伴有腹痛、呕吐、腹肌紧张,肠呜音减弱或消失。
4.1.4心包积液:结核性、风湿性、化脓性、细菌性心包炎。
4.1.5关节腔积液:化脓性关节炎、关节肿胀、关节周围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
4.2采集时间:
怀疑感染存在,应尽早采集标本。一般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用药物后1-2日采集。
4.3采集方法:
4.3.1胆汁:
胆汁的采集方法有十二指肠引流法(以“B”管——来自胆囊,做细菌培养意义较大),胆囊穿刺法及手术采取三种方法。由临床医生采取,约2ml左右放入无菌密封容器立即送检。
4.3.2其它穿刺液:
按穿刺消毒规范,消毒皮肤后,由临床医生穿刺采集标本(2ml左右),装入无菌密封容器立即送检。
4.4采集容器
无菌加盖螺口试管。
4.5采集量:
1-5ml(慢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有关的腹膜炎时,采集至少50ml的量可以提高检出率)。
4.6标本容器标识
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采集时间。
4.7标本运送
采集后立即加盖,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保温。立即送检,保证在≤lh内送至实验室,实验室收到标本后应立即接种。
5.粪便样本
5.1采集指征
当腹泻患者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建议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茵培养:
●粪便涂片镜检白细胞5个/HP
●体温38.5℃
●重症腹泻
●血便或便中有脓液
●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持续性腹泻病人
●来自肠道传染病疫区的患者
5.2采集时间
尽可能在发病早期和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在不同的时间采集2-3个标本可以提高致病菌的分离率。
5.3采集方法
●自然排便采集标本时,取有脓血、粘液、组织碎片部份的粪便1-3g。水样便则取絮状物,一般取1-3ml,直接装入运送培养基中送检。
●直肠拭子采集粪便标本:先以肥皂和水,将肛门周围洗净,然后用经无菌盐水湿润的棉拭子插入肛门超越肛门括约肌约2-3cm,与直肠粘膜表面接触,轻轻旋转,必须将棉拭子置于运送培养中送检。
5.4采集量
成形粪便1-3g。水样便1-3ml。
5.5容器
粪便标本装于无菌加盖螺旋广口塑料杯;直肠拭子置于Cary-Blair运送培养基。
5.6标本容器标识
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采集时间。
5.7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加盖,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1h内送检,建议床边接种。
●高度怀疑霍乱弧菌感染的标本运送必须符合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
5.8注
住院超过3d或入院诊断不是胃肠炎的患者,应考虑抗菌药物相关腹泻的检测,一般不做常规粪便培养。
除婴儿和有活动性腹泻症状的患者外不推荐用拭子做常规病原检测。
有腹部痉挛的患者在发病6h内采集到的血便或水样便的效果最好。
疑似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气单胞菌、邻单胞菌、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感染的病人,需要培养时须另外提出申请。
6.下呼吸道标本
6.1采集指征
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发热等呼吸系统感染症状.
怀疑呼吸机相关肺炎.应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支气管刷取液做定量培养。
6.2采集时间
以清晨为最好:
6.3采集方法
自然咳痰:采痰标本前,应冷开水漱口刷牙,除去大部分口腔内杂菌。然后用力从气管深部咳出痰液放入痰杯内。
下呼吸道肺泡灌洗:支气管刷洗,刷物放入1ml无菌盐水的痰杯。
气管抽吸:将抽吸物或灌洗液直接放入痰杯内
诱导咳痰:刷完牙龈和舌头后让患者用水漱口,借助喷雾器使患者吸入约25m]3%—5%的无菌盐水诱导咳痰。
6.4采集量
≥lml.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应采集lO—ml。
6.5容器
无菌密封容器.
6.6标本容器标识
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采集时间。
6.7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正确盖好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常温2h内送至实验室。
6.8注
不能自主咳痰的患者.呼吸科医生应经抽吸获得标本,合格的标本应≤10个鳞状上皮细胞/LPF。
7.鼻咽部标本
7.1采集指征
发热,咽部发红疼痛咳嗽、喉部有脓样分泌物等临床症状。
手术中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脓疡者。
怀疑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应采集鼻咽拭子。
7.2采集时间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7.3采集方法
上呼吸道标本通常采用含转运培养基的无菌棉拭子。
鼻:用无菌盐水湿润的拭子插入鼻孔1—2cm.对鼻粘膜旋转3圈擦取标本。插入运送培养基,
鼻咽;用无菌拭子经鼻轻轻插入鼻咽后部慢慢旋转拭子5s以吸收分泌物插入运送培养基。
咽部:采集前患者应用清水反复漱口,由采集者将舌向外拉使腭垂尽可能向外牵引,将棉拭子通过舌根到咽后壁或腭垂的后侧,涂抹数次,插入运送培养基,拭子要避免接触口腔和舌粘膜。
7.4容器
Cary-Blair运送培养基。
7.5标本容器标识
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采集时间。
7.6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正确盖好,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常温2h内送到实验室。
7.7注
咽拭子培养不能用于会厌发炎的患者。
8.脓液和伤口标本
8.1采集指征
皮肤软组织有急性化脓性炎症脓肿、创伤感染等。
8.2采集时间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8.3采集方法
开放式脓肿,用无菌盐水或70%酒精拭去表面渗出物及坏死组织,尽可能抽吸或将拭子深入伤口,紧贴伤口的基底部或脓肿壁取样。
封闭式脓肿,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取脓液,注射器密封后送检;或注入培养瓶,建议厌氧培养。
8.4容器
转运培养基或血培养瓶。
8.5标本容器标识
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采集时间。
8.6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正确盖好。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常温2h内送至实验室。
8.7注
组织或液体优于拭子标本.如必须用拭子,采集2份(1份培养,1份做革兰染色).从脓肿底部或脓肿壁取样结果较好。
9.组织标本
9.1采集指征
浅表皮肤感染深部组织感染等。
9.2采集时间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9.3采集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炎症或坏死组织部位,采用相应的方法采集组织标本。
9.4采集量
lg。
9.5容器
无菌封闭容器,需要加一些无菌盐水保持湿润。
9.6标本容器标识
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采集时间。
9.7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正确盖好,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常温1h内送捡。
9.8注
送捡组织的量尽可能多,不要送表面简单摩擦的拭子。组织标本不能添加固定剂。
10.生殖道标本
10.1采集指征
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伴有皮肤粘膜损害。男性有尿痛尿频尿急尿道分泌物增多、会阴部疼痛阴囊疼痛性功能障碍,泌尿生殖器畸形和缺损。女性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及性状异常,尿道口骚痒、脓性分泌物流出、下腹疼痛、月经失调。阴道出血、外阴骚痒、外阴或阴道疼痛、性功能障碍等。
10.2采集时间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10.3采集方法
10.3.1男性前列腺:用肥皂和水清洗阴茎头.通过直肠按摩前列腺,用无菌拭子或无菌管收集前列腺液。
10.3.2男性尿道:患者排尿1h后采集,用泌尿生殖道拭子插入尿道腔2--4cm旋转拭子,至少停留2s。
10.3.3女性阴道:擦去过多的分泌物和排出液,用2支无菌拭子从阴道穹隆部黏膜处获取分泌物。1支涂片,1支做培养。
10.3.4女性尿道:患者排尿1h后,擦去尿道口的渗出物.用手指通过阴道。靠着耻骨联合。按摩尿道,用拭子采集分泌物。
10.3.5宫颈:用无润滑剂的扩阴器使宫颈可见,用拭子擦去宫颈外溢的黏液分泌物,丢弃拭子.用另一支无菌拭子插入宫颈内2cm.旋转拭子,停留2s。拭子避免碰及阴道壁。
10.3.6后穹窿:送抽吸液。
10.4采集量
尽可能多取,
10.5容器
Cary-Blar拭子转运系统。
10.6标本容器标识
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采集时间。
10.7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正确盖好。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常温2h内送至实验室。
10.8注
推荐用革兰染色方法确定细菌性阴道病。细菌培养往往容易误导。疑似性传播感染,不能使用棉拭子,推荐使用藻酸钙拭子。
11.眼、耳部标本
11.1采集指征
眼、耳部出现各种急慢性感染。
11.2采集时间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11.3采集方法
11.3.1内耳:接触耳鼓室先用肥皂水清洗耳道.消毒,再用注射器穿刺收集内耳液体;对破裂的鼓室,借助耳科诊视器,用拭子收集液体。
11.3.2外耳:用湿拭子拭去耳道的任何碎屑或痂皮,换用无菌拭子在外耳道用力旋转取样。
11.3.3眼部:建议眼部检体在床边直接接种或涂片。用无菌盐水预湿的两个拭子分别擦拭左右结膜部位,分别接种或涂片。
11.4采集量
尽可能多取。
11.5容器
Cary-Blair拭子转运系统。
11.6标本容器标识
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采集时间。
11.7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正确盖好,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耳部标本常温2h内、眼部标本应15—30min送检。
11.8注
耳部标本采集时,对于外耳道应用力取样,以免漏检(如引起蜂窝组织炎的链球菌)。眼部标本采集时,注意避免感染蔓延至眼部临近区域。标本须标明左、右眼。
12.血管导管标本
12.1采集指征
病人出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征象,如导管留置超过48h,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度,或导管植入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流脓等症状必须采集。
12.2采集时间
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12.3采集方法
用乙醇、碘液及乙醇清洗导管植入部位周围的皮肤,拔出导管,将导管末端剪下5cm,移入无菌管,防干燥。
12.4采集量
导管末端5cm左右.
12.5容器
无菌密封塑料管。
12.6标本容器标识
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采集时间。
12.7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正确盖好,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应≤1h送至实验室。
13.褥疮溃疡
13.1采集指征
褥疮部位出现感染征象。
13.2采集时间
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13.3采集方法
用无菌盐水清洗表面并移除坏死组织,用拭子用力采集伤口底部,量好采集组织样本,将标本放入cary-Blair拭子转运系统。
13.4采集量
尽可能多采集标本。
13.5容器
Cary-Blair拭子转运系统。
13.6标本容器标识
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采集时间。
13.7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盖好,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应在2h内送至实验室。
13.8注
褥疮溃疡拭子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信息,因此一般选择组织活检或针头抽吸标本。
14.结核分枝杆菌
14.1采集指征
14.1.1肺结核指征:
☆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咳嗽、咳痰,或呼吸道感染经抗炎治疗3-4周仍无改变。
☆痰中带血或咯血。
☆长期低热或“发热待查”。
☆体检肩胛区有湿啰音或年轻患者有局限性哮呜音。
☆存在结核病危险因素如免疫抑制、肿瘤、营养不良等,并出现呼吸道症状或胸部X线检查异常。
14.1.2除此之外,有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肝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肾结核、皮肤结核、骨及骨关节结核等指征。临床应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分枝杆菌检测项目。
14.2采集时间
尽可能在使用抗结核药物之前采集标本。如已用药,在停药3天后采集。
14.3采集方法
☆痰标本:尽量采集清晨第一口痰每天一次连续2天。应以温开水漱口刷牙后咳深部痰,以脓样、干酪样或脓性粘液样性质的痰液为合格标本。痰量应为3-5m。
☆尿标本:需收集清晨清洁中段尿50ml左右。
☆脑脊液:腰穿取脑脊液1—3ml,盛于无菌容器送检,
☆穿刺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及鞘膜液等各种标本。胸、腹水一般取5-10ml,心包液,关节液取1—5ml.盛于无菌容器送检。
☆脓汁标本:无菌穿刺抽取脓汁1-5ml,盛于无菌容器送检。
☆气管洗涤液:在支气管镜检查时.注入适量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抽吸几次后,抽吸出的液体即可送检。
☆粪便标本:取粪便3-5g送检,与10ml左右饱和生理盐水混合,静置1—2h,取浮面液体检查。
14.4容器
☆洁净、无菌、加盖、密封、防渗漏,最好为50ml离心管。
☆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一次性使用。
14.5标本容器标识
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采集时间。
14.6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正确盖好.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及时送检,不超过1h,否则应置4℃冰箱保存〔除血、脑脊液、无菌体液),以防标本干燥或污染。
14.7注分枝杆菌标本注意生物安全防护。
上海医学会检验分会临床微生物专业组。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