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患者,女,42岁,诉自行可扪及左下腹一包块,遂至当地卫生院查彩超示:左附件区一混合性回声区,大小约93mm*85mm,性质待查,医院就诊;医院查盆腔CT示:盆腔巨大肿物,大小约mm×98mm,考虑囊腺瘤?浆膜下子宫肌瘤?遂至我院就诊。
我院彩超:
(腹腔见一巨大肿物,大小约mm×mm×95mm,内部回声尚均,后方回声明显衰减,CDF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我院MRI:
(紧贴子宫后方的混合回声肿物)
手术见盆腹腔一巨大肿物,大小约12×10cm,位于乙状结肠系膜外侧与直肠左旁外侧之间,术中病切冰冻病理(左卵巢)病变符合纤维瘤的改变。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ovariansexcordstromaltumor,OSCST)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ovariansexcordstromaltumor,OSCST)是由卵巢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Sertoli细胞、Leyding细胞及间质来源的纤维母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细胞混合组成的卵巢肿瘤。临床发病远较卵巢上皮及生殖细胞源性肿瘤少见,占卵巢肿瘤的8%,术前超声检查往往只能判断其物理性质,难以判断其病理类型,常不能明确诊断或误诊。
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瘤及纤维瘤组肿瘤(ovarianthecoma-fibromagroup,OTFG)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类型,多单侧发生,双侧极其少见。
颗粒细胞瘤多为低度恶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约5%发生在青春期前,60%发生于绝经期后的女性。
纤维瘤多发生于中年患者,少于10%的病例发生于30岁以前,儿童罕见,1%伴发Meigs综合征(不明原因双侧胸腹腔积液,肿瘤切除后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自然消退)。
因OSCST不具有特异性的声像图表现,诊断该病时要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1)卵巢癌:两者均可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肿瘤,均可合并腹腔积液。然而,卵巢癌声像图边界不清,内回声较杂乱,彩色血流丰富,阻力指数常低于0.40。CA125、CA199对部分卵巢癌较敏感,对OSCST敏感性较差。
(2)子宫浆膜下肌瘤:OSCST与子宫活动度不一致,肿块同侧探及不到正常卵巢,瘤体的彩色血流与子宫体血流不相通。子宫浆膜下肌瘤较小时,同侧卵巢较容易显示,可与卵巢肿瘤区分,瘤体较大时子宫正常肌层受压变形,并可出现子宫内膜移位现象,彩色血流可见瘤内血流与子宫内血流相通。阔韧带肌瘤则和子宫同在一层被膜下,子宫常被推向健侧,宫颈被拉得细长。
(3)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瘤一般分隔纤薄,实性回声少,囊内分隔厚薄不均,常见乳头状结节伸入腔内,且血流不丰富。
(4)卵巢畸胎瘤:无雌激素刺激症状,肿块内可见脂液分层征、毛发骨骼等高回声团。
(5)腹膜后肿瘤、胃肠间质瘤:肿物活动度差或不活动,部分病例可显示肾盂、输尿管积水。胃肠间质瘤与肠管关系密切;较易出现坏死、囊变、出血,坏死腔不规则,气体进入坏死腔内具有特征性,常发生肝、腹膜及肠系膜转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