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3月22日,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通气会。
结核病是——
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学生、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人群都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就诊。
结核病报告显示——
全球有万人患结核病,年有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成为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每天夺走超过人的生命。我国估算结核病患病人数为89.5万,占全球患者数的8.6%,位居全球第三。山西省结核病疫情也不容乐观,发病数位居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二位。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保障,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结核病防治,任重道远。我们正处在消除结核危害、终结结核流行的关键时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山西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年)》为引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履职尽责,为建设健康山西而奋斗!
山西省结核病疫情及结核病的防控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主任医师范月玲
结核病疫情年世卫组织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全球有万人患结核病,年有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成为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每天夺走超过人的生命。我国估算结核病患病人数为89.5万,占全球患者数的8.6%,位居全球第三。
(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旨在倡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结核病疫情,消除结核病的社会危害,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共同奋斗)。
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要控制它,就要使它不在人群中传染和播散。这就必须做好三个方面——
一是控制传染源,就要使它不在人群中传染和播散。
要控制传染源,我们就得发现传染源。那么怎样去发现传染源?
一是对于一些容易患肺结核的人来说,医院进行检查,也叫重点人群筛查。比如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糖尿病、尘肺、肾功不全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员、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以及农民工、学生等;
二是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咳嗽、咳痰超过两周,或痰里面有血丝等疑似肺结核的症状,医院医院进行检查,这样就能尽早地发现肺结核患者。发现患者后就要积极进行治疗。对肺结核的治疗必须要规范,一般肺结核要治疗6-8个月才能彻底治愈。因此,一定要遵医嘱,不能随意停止治疗或断断续续治疗。否则,不仅不能治愈,还很容易变成耐药结核病。通过一定时间的规范化治疗,肺结核患者就基本没有传染性了,这样就达到了控制传染源的目的。
二是把传播的过程,或者说传播途径给切断,使它没法传播出去
肺结核是由呼吸传播的,人不能没有呼吸,所以在这一点上,只能是尽量保持空气的新鲜与流通,在与肺结核病人接触时注意带好口罩,特别是肺结核患者自己带上口罩。还有就是做好局部可能被污染的空气的消毒等。
三是保护没有感染结核的人群,使他不感染或者不发病
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和减轻儿童重症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性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但它作为婴儿期疫苗,缺点是保护期短,仅5-10年,既不能预防原发性结核感染,也不能预防成人肺结核,对成人肺结核的预防作用从0-80%不等,因此卡介苗不能显著降低结核病的传播。
学校结核病防治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而学生是是结核病发病的易患人群,一旦有传染源介入,极易发生流行。学生患结核病不仅影响自身身体健康、学业和升学,也威胁其他同学的健康。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后,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社会影响大。
山西省学校结核病疫情形势严峻,近几年学生结核病病例占全部病例的7%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年版)》。规范明确了新生入学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结核病检查方案
一、幼儿园、小学及非寄宿制初中入园(入学)新生体检应当询问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对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者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二、高中和寄宿制初中的入学新生应当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需要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
三、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胸部X光片检查,重点地区和重点学校也可同时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四、教职员工健康体检中应包括胸部X光片检查。
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或胸部X光片检查异常者需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检查。
怎样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关键是把好“五关”。
第一关:入学体检关
要把结核病筛查纳入学生入校体检及教职员工体检的重要内容,通过入学体检发现肺结核可疑患者,并及时送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一旦确认为肺结核患者应及时进行居家治疗或住院治疗,待确认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回校进行后续治疗。这一关就是要把传染源拒之于校外。
第二关:晨检及缺课查因关
通过晨检及时了解每名学生是否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如有要及时报告校卫生(保健)室。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认真做好原因追查和登记,如怀疑有可能是肺结核病,应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并由卫生(保健)室追踪了解学生的诊疗情况。这一关就是要及时发现在校学生中的可疑肺结核患者,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第三关:主动报告病情关
在校学生或教职员工因不适到医疗机构就诊被诊断为肺结核病,应如实告知本人身份及学校名称与班级,切不可因担心可能休学或停工而向医生隐瞒。因为你的隐瞒就会让学校失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的最佳时机,很可能成为学校聚集性结核疫情的根源。这一关主要针对学生(家长)及员工,是为了早发现、早治疗,及早采取防控措施。
第四关:开窗通风关
随着学校条件的改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处处都安装了空调,无论夏天、冬季,同学们都喜欢呆在密闭的空调房内,空气缺乏流动,一旦有传染源存在就极易造成肺结核的感染与传播。因此,一定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这一关是防止结核传播简单有效的好办法。
第五关:健康教育关
要经常在学生及教职员工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学生卫生课或健康教育课内容。要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广大师生掌握基本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知识),树立良好的卫生行为,包括时刻保持环境卫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等。这一关就是要通过知识普及让大家自觉参与到结核病防控中来,从自我做起,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做起,从根本上防止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发生。
注意营养、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戒掉不健康的习惯等,增强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能有效地防止结核病的发生。
防治结核,“咳”不容缓
——医院一病区主任医师段慧萍
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患肺结核后如果不能及时、彻底治疗,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还可能传染其他人。
结核只发生在肺上吗?
结核不止发生在肺上。结核病是全身性疾病。人体的各个脏器(器官)如肺、骨、关节、喉、肾、肠、腹膜、脑、皮肤、生殖器等,都可受到结核菌的侵犯而发病。结核病发生在什么器官,就叫做这一器官的结核病。如发生在肾就叫肾结核;发生在肠就叫肠结核;发生在骨就叫骨结核……。由于结核杆菌主要是通过人的呼吸道传播,所以,结核病以肺结核为最多见,占80%以上,其他脏器的结核也常起源于肺结核的播散。只不过其他部位的结核较肺结核少,传染也不强,所以人们对肺结核更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