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高温天气来袭,
各地手足口病已进入高发期。
医院、哈医大二院医院,
因出疹子被确诊为
手足口病的患儿明显增多。
因手足口病是儿童传染病,
所以哈市仅有哈市传染病院收治患儿住院,
目前,哈市传染病院
为手足口患儿开放的张床位
处在全满状态。
据统计,
每年夏季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根据我国手足口病隔年高发的特点,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预测今年将是高峰年,
哈尔滨手足口发病数量也将较往年增多,
提醒广大家长,切实做好防护。
7月-9月是高发期
疹形区别于往年
每年7月-9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今年的特点是孩子出疹子的部位不仅仅局限在手、足、臀部,背部、大腿成片出疹子的患儿多了。
肠道病毒A6型手足口病以大疱型表现为主,周身均可见,一般不疼不痒不结痂不留疤,注意脱甲现象。
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疹子的初期,会误认为孩子是幼儿急疹或过敏,延误了治疗。其实,手足口病是有早期信号的,家长要充分重视——
预防手足口病15字口诀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一般是感冒发烧的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发展成心肺衰竭,甚至死亡。
疱疹具有如下特点:
疹子不疼、不痒、不结痂,也不会留疤。
手部:疱疹集中在孩子的手心,一般不会出现在手背。
脚部:疱疹也是这样的,都是出现在孩子的足底,一般也不会出现在足背。
口腔:口腔的颊黏膜、唇黏膜会出现小的溃疡、小的疱疹,有痛感。
肛周:小一些的孩子,肛周的皮肤也有可能出现疱疹。
病毒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
儿童一定要勤洗手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近几年都是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为主,但今年监测还未发现此类病毒,这茬病毒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
从临床的患儿症状来看,可能是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或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
今年天气潮湿、高热,病毒容易滋生,手足口病传染性强,可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接触性感染传播,儿童要提防。这茬其他肠道病毒致病,这就要求儿童一定要勤洗手。同时,看护孩子的家长也应勤洗手。孩子常触摸的玩具、奶瓶要做到勤洗、勤消毒,入口的蔬菜水果一定清洗干净,避免吃生冷食物,家中常通风。
提示: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下降、咽痛、呕吐、发烧不退等症状,特别是有手足口病接触史的,家长一定要引起警惕,医院就诊。
若确诊为手足口病,要及时将孩子隔离,隔离期21天,即使病情好转,孩子最好也不要去幼儿园或公共场所,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孩。
同一名儿童
可能会多次得手足口病
目前,手足口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年龄在6个月至5周岁的儿童可接种,其接种基础免疫是两剂次,两剂次接种间隔一个月即可。
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患儿会对感染过的肠道病毒血清型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感染同一肠道病毒血清型而重复发病的几率较低。但因多种肠道病毒血清型均可引起手足口病,且相互之间无交叉保护,因此同一儿童可能因感染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而多次发生手足口病。
即使孩子注射过手足口疫苗,也要注意,因为手足口疫苗只是预防由EV71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则没有“抵抗力”。
来源:综合新晚报
▼「快速进群,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