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无影灯外"免费订阅
(第68期)
门诊的那些事(21)——一个急着想手术的男人
我还没进诊室,一个瘦瘦矮矮的男人就在走廊那头向我迅速地迎了过来:“袁医生,我真的好多了。”我对他礼貌地点点头,想不起来他是什么病。
开诊,他就是第一个。IC卡一插就明白了。他是上周那个弓着腰撅着屁股一拐一拐被老婆搀着走进诊室,腰椎间盘突出的男子。一般病人进来首先诉说的肯定是自己哪里痛,他不一样。一进来就说:“医生,我想住院开刀。”
“为什么?”我边拿过他的IC卡边问他。
“医院说我腰椎间盘突出很严重必须开刀,这几天我真的痛得受不了。”“多痛?能走几分钟?影响睡眠吗?”
“很痛!走几步都不行,晚上痛得睡不着。”他歪着身子回答着。插卡,点击进入系统,找到他在外院拍的MR片子(磁共振)。确实腰椎间盘突出很严重。
“你痛了多久了?”“5天!”“以前从来没有痛过吗?”“没!”他很果断地回答。“不急着开刀!”我也很果断的回答他。“我真的很痛啊,我也是别人介绍过来找你开刀的。”“但你还没到非开刀不可的地步。”“不是说磁共振片子里我的椎间盘突出很大了吗?非做不可的吗?并且我真的很痛。反正迟早要开的。”这次的语气,他简直是哀求了。一个上午30个号,意味着每个病人只能看8分钟。因此门诊如同战场,大多时候我也没有办法给患者好好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或为什么不要这样。今天似乎不讲讲“为什么不要这样”是无法打发这个信任我的男人回家了。
“腰椎间盘突出必须急着开刀的,只有两种情况:一、管大小便的神经被压住,大小便拉不出来了。你有吗?”
"没有。”他很庆幸的样子。
“另一种情况要急着开的:脚翘不起来了,管翘脚的神经压瘫了。来,你翘翘脚给我看看。”他的脚在我的指挥下毫不费力地翘得老高。“这个你也没有。”
“嗯。但我真的很痛。”他依然不屈服的样子。“不急嘛,听我讲完。腰椎间盘突出什么时候要开刀书上写得很清楚:CT、磁共振突出严重,生活工作严重受影响。什么叫生活工作严重影响?书上不但讲得很清楚还可以量化的:影响睡眠、行走不超过米(放宽标准不超过米),或者行走不超过10分钟(放宽标准:不超过30分钟)。”“对啊,我就是啊!我现在是寸步难行!”他简直是得意于自己的严重了。“不急,还有很关键一点:严格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的。你痛三个月了吗?你连三周都没有。”“那倒是”,他似乎有点泄气,“可我真的很痛!”他又倔强起来。“医生都说不用开刀了,你为何要犟呢?”站在他身后的太太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又不是你痛,你当然反对了。”男子激动地咆哮着。“医生,开刀会有后遗症吗?会不会开刀后不会走路啊?”这个太太还是蛮理智的,也是爱老公的。“我建议你们不急着手术,不是怕严重后遗症,其实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是很成熟的手术,但再怎么成熟终究是一个大手术,终究是种创伤。只要是手术就有并发症的可能。比如:只要是手术就有可能伤口化脓,这个是医生很难控制的。不会走路嘛,只要医生技术过硬,同时你老公的神经分布如同正常人,一般是不会的。只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开而已。如果过一段时间真的要开也没啥好怕的。手术如同坐飞机,看着恐怖其实还是很安全的,但飞机没着地前谁敢说百分之百呢?要保证自己百分之百安全,唯一的做法就是没事不要坐着飞机玩。还有一个不建议你手术的原因,要钱,并且不少钱。你们为啥要急着去花钱玩一个有点风险的游戏呢?”我飞快地答着。这些话我每天门诊不知道要讲多少遍,所以特溜了。“不是说这刀迟早要开的吗?不是说躲不掉的吗?”男子还是不死心。“也许是,也许不是。我跟你讲个发生快十年的故事。这个病人是我们手术室护士长的老公,当初如你也是突然急性发病,痛得如同你一般重,要打杜冷丁了。磁共振片子腰椎间盘突出比你还严重。当时我也认为这刀非开不可的。他是个公务员,当时恰逢晋升的节骨眼,为了仕途他必须忍着。我只好想尽办法给他保守治疗。公务员想着他1个月后晋升成功后就手术。结果3周后他莫名其妙就不痛了。至今近10年,虽然中间也发作过几次,但总体并不影响工作、生活。”这个故事同样讲得一气呵成,同样我也不知道跟多少想急着手术的患者讲过。
“我还是想早点做,我受不了。”这男人不听劝了,我只好拿出第三个锦囊妙计。我手机里保留了至少10个磁共振片子严重腰椎间盘突出,通过保守治疗成功的图片。姓名、片子、随访结果保留得很详尽。其实我正是通过这些患者的临床经验,近10年才彻底明白了为何书上要求“严格保守治疗3-6个月”的原因。人是有自我修复、自我愈合能力的。因此除了恶性肿瘤、除了化脓性、结核等感染不能等,腰椎间盘突出大多数病人是可以等的,除了急性瘫痪。为何设定3个月,理由是3个月还好不了的,大概就真好不了了。
女人看了我的第三个锦囊妙计似乎彻底地理解了缘由。男人还是那句:“可是我真的很痛,受不了,我想手术。”这,我就没招了。“这样可以吗?你先回去吃我的药,躺床休息一周。如果一周后还很痛,你再来。我保证破例下周收你入院手术。也不是说非得等三个月,人是活的,我也有保守三周实在痛得不行手术的,并且不少。因为有的病人牵涉到工作、家庭无法坚持到3-6个月后再做决定。”“微创可以早开吗?”他还在执著地坚持。“微创也是手术,与传统开刀本质上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方式不同。都是手术。只要是手术并发症就是一样的,并且微创的,到目前为止并发症发生率比开刀要多。”大约花了近20分钟,男人总算将信将疑地被我打发走了。今天刚好一周,是我们彼此兑现承诺的日子。戏剧性地他似乎变了一个人,虽然还有点点痛。又给他开了一周的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在家卧床休息3周,一定不要坐起来玩手机,坐对腰椎间盘突出大多数时候是忌讳的。”他开心地走了,他能否躲过这一刀结论为时尚早。但按照书上来做总体是不会错的。真的不行就开呗,那样无论对他对我都开得心安。书上还有一句:“几年来反复发作超过2次的,每次发作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的要考虑手术。”如果三周后他好了,我再将这话告诉他。后记至今过去已经3个多月,这个信任我的男人再也没有来过我的门诊,大概是好了。★作者简介★
湘侨:湖南武冈人侨居福建厦门也。姓袁,名华澄,骨科医生。爱做医生,至今以医生职业为荣。
行医理念:“对信任自己的患者怎么好都不为过!”
爱摄影,并不爱行文。行医过程中常被患者感动而情不自禁地记录了一些故事。易激动,因此也忍不住地记录了一些别的。
《无影灯外》是袁医生闲暇之余在网络上写下的一些杂文,共计47万余字。至今累计点击阅读量约80万人次。既有对亲情、友谊的记录,也有对世事的一些感悟。更有他惊心动魄、独一无二的数次西藏游历的记载。当然更多的是行医中的一些故事(约15万字)。生命的坚强与美丽、病人、医生的相互信任与坚持,让书中的故事令人动容。《无影灯外》一书4月23日正式出版,好评如潮。这是一本需要准备几包纸巾来读的书,因为哭要用它,笑也要用它。
湘侨文章集锦1.权当鼓励吧2.那座小红楼3.门诊的那些事儿(18)4.颈椎说:我可不背“头晕”这口锅5.六一忏悔7.门诊的那些事儿(19)8.股骨颈骨折治疗选择您要懂9.地铁上那些戴口罩的人
10.孩子,你精神生病了!
11.五月初四我做了一天的手术
■特别推荐
袁医生的书/遇见医道·人心/原野清风再难,也要与自己和解/乔岩火苗/关山飞度从《无影灯外》到无影灯下/石晓莉哭是婴儿的语言/林志锋闹心的感冒发烧/林志锋聊聊小娃“拉肚子”/林志锋真情告知:肠镜筛查可以救命/洪明恩恩离开妈妈后在暖箱的那些日子/刘春艳赶紧去做胃镜,可以救命!/罗瑞华终于等到您!/潘丽云END
扫描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