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问答
1、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人体除了毛发、牙齿和指甲外,任何组织器官都可以发生肺结核。按照发病部位不同,肺结核可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两大类。肺结核是指发生再发肺部的肺结核,肺外结核是指发生在肺部以外的肺结核,如骨结核、肠结核、肾结核等。
2、肺结核是怎样传染的?
肺结核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特别是未被发现的排菌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但经过合理治疗后,传染性可以大为减少或清除。
空气传染排菌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沫、痰液干燥后含菌的尘埃在空气中,被人们吸入体内,就可能感染。
消化道感染使用排菌病人用过而未经消毒的食具或吃这类病人剩下的食物,有可能通过饮食而引起感染。
3、如何发现肺结核?
如果发生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有咯血、血痰,或发热、盗汗、胸痛或不明原因消瘦医院做验痰或照胸片等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
开展普查工作,特别是对重点人群,如教师、服务型行业人员、老人等定期进行x线胸透视。有怀疑者一定要作进一步检查。
4、肺结核该如何预防?
肺结核主要是由于吸入带菌飞沫或尘埃而发病的。特别是排菌病人,带菌的痰液干燥后,结核菌可随尘埃进入空气中。所以要把痰吐在痰盂里或吐在纸上经焚烧等方法处理。咳嗽时要用手帕掩住口鼻,不要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
家庭成员中,发现有肺结核,特别是排菌者,应及早积极治疗。有条件的应单独睡在一个地方,尽可能不要与孩子同睡一屋。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在阳光下晒被服等。
避免消化道传染,提倡分食,专用餐具,分开清洗,不要吃病人剩下的食物。
对于婴幼儿童要接种卡介苗,增强对肺结核的免疫力,减少肺结核的发生。
5、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有的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x线胸透或胸片中发现。
常见肺结核症状长时间低热(或午后潮热)、咳嗽、咳痰、盗汗、疲劳、体重减轻、咯血、胸痛等。严重者,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
6、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连续咳嗽、可咳痰三周以上或咯血,应及时主动到肺结核防治所(慢性病防治站)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留痰标本组做结核菌检查、x线胸透或胸片,15岁以下儿童做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
7、结核病人必须住院治疗吗?
结核病人不一定必须住院。
由于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决定了肺结核治疗必须联合用药,疗程至少6-8个月,耐多药结核需24个月疗程。住院治疗并不能缩短肺结核的疗程,即使症状好转也不能随意停药,只有坚持全疗程(至少6-8个月)规律用药才能彻底治愈肺结核。
我们国家对肺结核患者以不住院化学治疗为主。这里的不住院治疗是建立在采用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化方案,为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的有质量保证的抗结核药品;以医务人员督导为主,对结核患者开展直接面视下服药基础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规律全程服药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采取不住院治疗的病人,其整个疗程都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或监督下遵医嘱服药,并按医嘱要求按时复查(特别是痰菌检查)。因此,不住院治疗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按照肺结核防治规范要求进行的防治活动。随着治疗管理的规范,使接受治疗的病人传染性的时间缩短,无须长期隔离,因而减少了住院治疗的必要性。
在家治疗,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定要到专业防治机构就诊,制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治疗成败的关键是病人坚持规律、全程用药,切忌用用停停或半途而废。
遵医嘱定期复查(查痰和透视),及时掌握病情以利对症施治。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休息、营养、切忌过度疲劳病,以防病情加重。
8、肺结核患者在什么症状下需要住院?
只有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才需住院治疗
存在较重合并症或发症者
治疗过程中出现较重不良反应,需要住院进一步处理者。
需要有创操作(如活检)或手术者。
合并症诊断不明确,需要住院继续诊疗者。
其他情况需要住院者。
除以上情况外肺结核患者均可在门诊接受不住院督导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