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崾崄乡:“两学一做”重行动真情服务为群众
黄龙县崾崄乡把“两学一做”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建立“问题墙”和“回音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黄龙县崾崄乡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创新工作方法,于4月中旬在各支部建立“问题墙”、“回音壁”。将群众的问题、意见、建议收集起来展示在“问题墙”上,并将处理反馈情况公示在“回音壁”,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在建立问题墙不久,就有村民反映马蹄掌村村间道路需要修缮,在崾崄乡政府、村委会的支持和协调下,投资25万元进行了道路改造。
黄龙县崾崄乡马蹄掌村村民李占军:以前这条路一直都不好走,干天一身土,湿天一腿泥,农民收入点粮食物的都卖不出去,我往上反映了,提出这个事情,经过大队党支部给研究,不到一个月就把这条路给修通了,现在就像农民这些个粮食、收入的东西都不愁往外卖了,顺利的都拉出来了。
据了解,“问题墙”和“回音壁”设立不到一个月,马蹄掌村村民共反映了5个问题,其中1个已经解决,其余4个问题也分别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和整改时限。
黄龙县崾崄乡马蹄掌村党支部书记范国文:在今后,崾崄乡马蹄掌村全体党员都会用好这面镜子,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履行权利和义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不仅成为一名合格党员,还要力争做模范党员优秀党员。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崾崄乡坚持学做结合的思想,率先引用“党建+公司+农户”、“党建+专业合作社+农户”、“党建+互联网+农户”的模式,由乡党委及各村党支部牵头,党员模范为带头人,成立了新马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安排村内贫困户打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
黄龙县崾崄乡马蹄掌村村民王付莲:一天80块钱,能干八个月,一年能挣一万五六千块钱。对于我们一个贫穷户来说这笔收入相当可观了。
黄龙县崾崄乡马蹄掌村党支部书记范国文:我们这个食用菌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采取支部党建加合作社加农户这种模式,然后是引领示范带动,在我们周边地区有小型养殖户房前屋后又种植了8棚,每家每户种植,采取因地制宜,能搭多大棚搭多大棚,然后我们引领带动是解决当地这个精准扶贫户、困难户、残疾人解决这个打工的问题。
创新“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崾崄乡在“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全面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创新、务实、利民之路。
黄龙县崾崄乡党委书记王伦:我们在“回音壁”上引入群众评议机制,就是说问题处理整改得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只有绝大多数群众满意了,一个问题才算处理完。
郭军红:理民情、顺民意、解民忧、帮民富
富县直罗镇第一书记郭军红,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村民实际困难。
富县直罗镇第一书记郭军红,扎根农村,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在农忙时间为村民拔火罐,解决农忙时期村医院就诊问题,并为全村群众建立了身体健康档案,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医院医保办主任,年1月作为联村干部驻派到直罗镇姜家川村,同年7月被任命为姜家川村第一书记,年经调整任命她为直罗镇新寨子村第一书记。她吃住在村子里,走家串户、下地入田、调查研究。姜家川村进村道路出现多处道路翻浆,路面成坑,村民怨声较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郭军红便主动找采油厂协商维修损坏路面。
富县直罗镇副镇长何全有:在去年以来,军红到了姜家川给咱这边协调了很多项目,这边这条路在石油上大车压的不能走的情况下,跟苏主席协调石油上进行修复。
姜家川村村民张红梅因患有肾结核,常年靠药物维持,家中相当贫困。在了解到这个情况时,医院为张红梅做了全身检查,年还帮她家翻修了房屋。
富县直罗镇姜家川村村民张红梅:县上干部郭军红经常到我们家来看望我,帮助我,慰问我,有困难就帮助,医院,把我带上楼上,楼下的给我做整个的检查,我真是感激呀。
担任第一书记以来,郭军红走访了解民情民意,得知村里许多村民们都有颈肩腰痛的毛病,去医院治疗不是很方便,尤其农忙时,去医院根本不可能,她就去单位理疗科学习了拔火罐,把火罐、血压计带进村,在村中就能为村民拔火罐、测血压、宣传健康知识,还为村民建立了身体健康档案。同时,她还当起村“广播员”,通过广播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讲。
富县直罗镇新寨子村第一书记郭军红:召开了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制定了村上脱贫致富的规划,开展了两说一联的制度,解决了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想办法为村上,为村民办实事,争取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好发展村上的所有好的致富道路,然后让咱工作更好的开展起来,群众更快的致富起来,这就是我最好的心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