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
1、题干:真题-J下列关于ICU专科护士应具备的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从事临床工作至少1年
B、经ICU专科培训
C、掌握心肺脑复苏及监护等技术
D、能识别正常和异常心电图
E、能诊断及处理一般心律失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ICU护士应具备的条件:需要有临床多个科室2年以上的轮转经历的注册护士(A错,为本题正确选项);接受院内3-6个月ICU专业培训,经过考核取得院内ICU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后,才能独立从事ICU专业护士工作(B对);专业技能过硬,掌握急救技术,如除颤、给氧、人工通气、呼吸机的使用及动静脉穿刺技术;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如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一般心律失常患者的处理包含在此(CDE对)。
2、题干:真题-J引起急性脓胸最主要的原发病灶是
A、肺脓肿
B、肝脓肿
C、肠下脓肿
D、纵隔脓肿
E、化脓性心包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胸腔内因致病菌感染造成积脓,称为脓胸,按病程发展分为急性和慢性脓胸,急性脓胸多为继发性感染,最主要的原发病灶来自肺部(A对BCDE错)。本题适宜采用排除法作答,因为选项中与肺部病变有关的只有“肺脓肿”和“纵膈脓肿”,肺脓肿是由于肺组织化脓菌感染引起组织炎症坏死,最易并发脓胸和气胸;纵隔脓肿形成脓液后,可破入胸膜腔形成脓胸及脓气胸,气体还可沿疏松结缔组织到达全身皮下形成皮下气肿,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纵隔脓肿常常并发右肺上叶感染;两选项中“肺脓肿”最佳。
3、题干:真题-J交界性肿瘤的特征是
A、良性肿瘤位于2个脏器的交界处
B、良性肿瘤来源于2种组织
C、形态上良性,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
D、良性肿瘤偶有远处转移
E、包膜不完整的良性肿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交界性肿瘤是是指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也称为中间性(或中间型)肿瘤,交界性肿瘤是指一种低度潜在恶性肿瘤,它同时具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一些特征,如生长缓慢,复发迟类似良性肿瘤,但又可以发生转移,只不过转移率较低,手术切除后有复发可能(C对ABDE错)。
4、题干:真题-J最重要的门、腔静脉交通支是
A、腹膜后交通支
B、直肠下段、肛管交通支
C、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
D、脐旁静脉与腹壁上静脉交通支
E、脐旁静脉与腹壁下静脉交通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有4个交通支:①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②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③前腹壁交通支④腹膜后交通支。肝硬化时,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大量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纤维增生及结节形成,引起肝细胞排列紊乱,破坏门静脉毛细血管网与肝小叶窦状间隙的流通,使消化道的血液回流受阻,淤积在门静脉系统,高达一定程度,就会代偿其它回路使血液回到右心,平时很少开放的支流就会在门静脉高压下逐渐开放以缓解压力,因此就有了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侧支循环开放,最常见的是胃底-食管下段静脉交通支(C对ABDE错)。
5、题干:真题-J泌尿系统梗阻的最严重后果是
A、肾结石
B、肾积水
C、肾功能损害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E、肾衰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泌尿系统梗阻是指泌尿系统任何部位因管腔内外原因使管腔堵塞,呈完全的或部分的、急性的或慢性的梗阻现象,各部位梗阻若不及时解除最终都会导致肾积水并损害肾功能,在上泌尿系统为肾盂、输尿管梗阻,肾积水发展快,但常是一侧受损害,在下泌尿系统即膀胱、尿道梗阻,开始因为有膀胱作为缓冲,肾损害发展缓慢,但常为双侧肾脏损害,最终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发展为肾衰竭(E对ABCD错)。
6、题干:真题-J下列不属于肾结核主要病理改变的是
A、结核结节
B、溃疡形成
C、干酪样坏死
D、纤维化形成
E、钙化灶形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肾结核主要病理变化为肾皮质的阻塞性缺血性萎缩,肾髓质的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及尿路的纤维化和梗阻;另一病理特点为纤维化和钙化,血管周围纤维化使肾内动脉狭窄,内膜增厚,动脉管腔狭窄而导致肾皮质萎缩,称为“梗阻性肾皮质萎缩”,此为肾结核肾皮质的主要病理改变(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ABDE对)。
7、题干:真题-J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葡萄球菌
B、变形杆菌
C、链球菌
D、大肠杆菌
E、绿脓杆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继发性腹膜炎是是严重的腹膜腔感染,导致继发性腹膜炎的细菌均属人体肠道和皮肤表面的常见菌种,感染细菌中需氧菌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此外还有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D对ABCE错)。
8、题干:真题-J腹外疝的常见原因不包括
A、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B、老年人慢性便秘
C、腹壁神经损伤
D、婴儿经常啼泣
E、剧烈运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腹外疝的发生与该处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加两大因素有关:(一)腹壁强度减弱:属于解剖结构原因,是疝发生的基础,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情况,先天性的如腹膜鞘状突未闭,腹内斜肌下缘高位,宽大的腹股沟三角,脐环闭锁不全,腹壁白线缺损等,有些正常的解剖现象,如精索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区,也可造成该处腹壁强度减弱,后天获得性原因有手术切口、引流口愈合不良、外伤、炎症、感染、手术切断腹壁神经,肥胖者过多的脂肪浸润,老龄的肌肉退化萎缩,以及胶原代谢异常,致坚实的筋膜组织为疏松而有微孔的结缔组织层或脂肪所代替的解剖方面原因;(二)腹内压增加:是一种诱发因素,原因很多,如慢性咳嗽(如吸烟者和老年人支气管炎)、慢性便秘、晚期妊娠、腹水、排尿困难(前列腺肥大、包茎)、婴儿经常嚎哭、举重、经常呕吐、以及腹内肿瘤等);剧烈运动既不会引起腹壁的强度减弱,也不会导致腹内压增加,其引起的主要是全身的代谢加快(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ABCD对)。
9、题干:真题-J关于感染性休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以继发革兰阳性杆菌的感染为主
B、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同时抗休克
C、又叫内毒素性休克
D、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与低血容量性休克不同
E、应早期应用血管收缩药升高血压,保证重要器官的灌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感染性休克亦称内毒素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C对);其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菌(A错);临床治疗原则为在休克未纠正以前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抗感染,休克控制后着重治疗感染,应首先快速输入等渗盐溶液或平衡盐溶液补充血容量,若补充血容量休克未见好转可考虑使用扩血管药物(BE错);各类休克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包括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以及由此引起的代谢改变、炎症介质释放与继发性损害(D错)。
患者,女,68岁。直肠癌,欲行直肠癌根治术,医嘱手术前肠道准备。
10、题干:真题-S甘露醇与葡萄糖的量为
A、20%甘露醇ml+5%葡萄糖ml
B、20%甘露醇ml+5%葡萄糖ml
C、20%甘露醇ml+10%葡萄糖ml
D、20%甘露醇ml+10%葡萄糖ml
E、20%甘露醇ml+25%葡萄糖m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口服甘露醇肠道准备法所用溶液常为20%甘露醇ml+5%葡萄糖ml混匀,因甘露醇为高渗性,口服后可吸收肠壁水分,促进肠蠕动,引起患者腹泻,达到清洁肠道的效果(B对ACDE错)。
主管护师
1、题干:白血病的血象特点,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减少
B、血红蛋白降低
C、网织红细胞升高
D、白细胞增高
E、血小板降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白血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减少,多为正常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网织红细胞大多降低(C错,本题选C);白细胞计数可正常、减低或增高,增高者占50%以上,可见原始细胞和(或)幼稚细胞。
2、题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铁剂治疗后,护理人员为观察疗效,最早观察的指标是
A、红细胞
B、血红蛋白
C、网织红细胞
D、血清铁浓度
E、血清铁蛋白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疗效判断:用药2~3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5~7天达高峰,1~2周后Hb逐渐上升,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一般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8周以增加铁储存。(C对)
3、题干:下列出血性疾病中,属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是
A、过敏性紫癜
B、维生素C缺乏症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新生儿出血症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出血性疾病分类: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异常、凝血异常、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属于血管壁异常;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属于血小板异常;新生儿出血症属于凝血异常。(D对)
4、题干:关于骨髓外造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多发生于严重感染之后
B、多发生于青春期
C、肝、脾、淋巴结肿大
D、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和幼稚中性粒细胞
E、病因去除后,恢复正常骨髓造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骨髓外造血:婴幼儿时期,当发生各种感染或贫血、骨髓受异常细胞侵犯时,肝、脾和淋巴结可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液中出现幼稚细胞。这是儿童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当病因祛除后又恢复正常。(B错,本题选B)
5、题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起病的症状大多是
A、鼻、牙龈出血
B、颅内出血
C、呕血、便血
D、血尿
E、皮肤黏膜出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以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为特征。(E对)
6、题干:白血病患儿化疗缓解后,护理人员给予的指导措施合理的是
A、像正常孩子学习
B、坚持间歇化疗
C、继续住院治疗
D、出院后卧床休息
E、门诊定期随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化疗应采取联合、足量、间歇、交替、长期的方针,并按诱导缓解、巩固强化、预防髓外白血病、维持及加强治疗等阶段进行,总疗程需持续完全缓解2.5~3.5年方可停止治疗,并继续追踪观察数年。所以化疗缓解后还要坚持间歇化疗。(B对)
7、题干:肾病综合征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水肿
B、大量蛋白尿
C、电解质紊乱
D、低蛋白血症
E、高胆固醇血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根本的病理生理特点,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均是蛋白尿的结果。(B对)
8、题干:小儿泌尿系感染的途径多为
A、血行感染
B、上行感染
C、下行感染
D、直接蔓延
E、淋巴感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泌尿道感染为儿科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但在新生儿或婴幼儿早期,男孩发病率却高于女孩。上行感染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B对)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B.血小板数量减少
C.血小板功能降低
D.凝血因子缺乏
E.抗凝物质增多
9、题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A
B、B
C、C
D、D
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目前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因自身免疫过程缺陷或外来抗原的作用,机体产生血小板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吞噬、破坏,血小板寿命缩短,引起血小板减少。(B对)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B.血小板数量减少
C.血小板功能降低
D.凝血因子缺乏
E.抗凝物质增多
10、题干:血友病患儿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A
B、B
C、C
D、D
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血友病由于因子Ⅷ、Ⅸ、Ⅺ缺乏可使凝血过程的第一阶段中凝血活酶生成减少,引起血液凝固障碍,导致出血倾向。(D对)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