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结核原因
结核传染性
肝结核表现
肝结核治疗
肝结核药物
肝结核医院

周末病例1结果与讨论二便均有异

患者行增强CT检查,平扫示肿物位于盆腔前列腺及直肠之间,与二者均分界不清,有明显占位效应,最大层面约9.3*7.8cm,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度强化。行ECT未见全身骨转移征象。完善各项检查后患者行前列腺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前列腺明显增大,质地韧,活动度可,肿瘤主要位于中后叶,大小约10*8cm,并浸润后方直肠前壁,膀胱及输尿管无肿瘤浸润,术后病理大体检查:组织多块,部分较碎,共15x7x5cm,切面灰白,无包膜,界不清;镜下所见:肿瘤细胞成片密集分布,细胞异型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并可见坏死组织;病理诊断:(前列腺肿瘤)肉瘤,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符合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solitaryfibroustumor,MSFT)(如图1-2);免疫组化:肿瘤细胞bcl-2(+)、Vim弱(+)、CD34(-)、AE1/AE3(-)、HMB45(-)、S-(-)、CD(-)、Dog-1(-)、SMA(-)、CD3(-)、CD20(-)、CD30(-)。

图1

图2

讨论:

发生于胸膜腔外的SFT少见,本平台曾讨论过一例位于腹膜后的SFT,而极罕见发生于前列腺,目前国外文献报道仅20余例。其发病年龄中值为60岁(21-8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和严重时尿路梗阻症状,肉眼血尿及盆腔压迫症状,恶性者可侵犯膀胱、输尿管及直肠等盆腔脏器,血清PSA正常。

与发生在其它部位的SFT类似,前列腺SFT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是占位效应明显的肿块,多数较大,对周围脏器形成明显挤压变形。肿瘤密度与肿瘤成分有关,病变区细胞含量较多,则密度相对较低;胶原纤维含量多,则密度较高。SFT的强化方式与肿瘤血管、瘤内细胞密集度和致密胶原的分布密切相关,因此前曾有详细讨论,不再赘述。

本病例的临床特点是其表现出下消化道和泌尿系两种系统症状,CT平扫示肿瘤与前列腺及直肠均分界不清,对临床初步诊断产生干扰,但肿瘤瘤体增强扫描可明确显示肿瘤与直肠的边界,与前列腺则分界不清,提示肿瘤位于前列腺,对直肠呈浸润改变,因而考虑本病为恶性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左右叶密度均匀,形态对称,界限尚清,而中叶与后叶与瘤体分界不清,提示肿瘤可能发自前列腺中后叶(经手术证实)。病变强化呈渐进的不均匀中度强化,考虑肿瘤含胶原纤维成分较多,血管及细胞成分较少,不强化区域应为坏死改变。综上所述,本病例病灶影像学特点为发自前列腺中后叶的巨大分叶状肿物,密度不均,内见多发坏死区,肿物侵犯并压迫直肠,未侵犯肛提肌及闭孔内肌,增强扫描呈渐进的不均匀强化。结合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符合前列腺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改变。

本病术前诊断考虑前列腺恶性肿瘤,主要与前列腺癌鉴别。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前列腺肿瘤,多于50岁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前列腺体积增大,但癌灶可多发,且直径相对较小,癌灶较大时多突破包膜,最常侵犯精囊腺及膀胱,而较少侵犯直肠。MRI动态增强及波谱分析对诊断早期前列腺癌及肿瘤分期优势明显,典型的前列腺癌表现为T2WI高信号的外周带内据造型低信号区,增强扫描早期癌灶即可迅速强化,中后期强化减退。另前列腺癌PSA值常明显升高,与本病例不符,但也有报道约14%的前列腺癌血清PSA4ng/ml。综上所述,前列腺癌病灶发病年龄较晚,病灶较前列腺MSFT小,影像学形态及增强强化方式均与后者明显不同,结合临床及影像不难鉴别。

前列腺MSFT与前列腺其它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等)的鉴别:前列腺肉瘤发病率低,影像学表现多为外形不规则、体积大的肿块,常占据整个盆腔,腺体结构多不能分辨,中央带和外周带分界不清。由于生长速度过快,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其各分化类型间的影像学表现差别不大,较难鉴别。但根据前列腺SFT国外病例汇总,仅见盆腔压迫和侵犯直肠的病例,未见其发生远端器官转移,这与前列腺肉瘤较早发生肺、骨、肝等远端转移及常广泛侵犯闭孔内肌、肛提肌、精囊腺和神经血管束等盆腔结构的情况不符,考虑其恶性程度相对其它肉瘤较低。

病例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放射科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
北京哪个医生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sudlu.com/jhcrx/512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