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又称“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侵入人体全身多个器官,如肺、淋巴结、胸膜、骨关节、皮肤、脑膜、肾脏等,以肺结核最多见,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全球有近1/3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中国仍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患病人数在全球居第二位,仅次于印度。
所有的人群对结核菌都是普遍易感的结核病的起病一般来讲是比较缓慢的,肺结核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有的症状比较轻微,易被忽略,或仅有咳嗽咳痰,误认为是感冒。部分病人不知不觉中患了肺结核,由于没有症状,只有在体检时才发现肺部有阴影,去做进一步的检查时才发现得了肺结核。
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笑时,会喷出含菌的飞沫,如果健康人离病人很近,就可能吸入含菌的飞沫而受到传染。如果病人把含菌的痰吐在地上,痰液干燥时,结核杆菌就会附在尘埃上,遇刮风或打扫地面的时候,含菌的尘埃四处飞扬,健康人吸入肺内就可能受到传染。
另外排菌病人吃剩的食物或用过的碗筷上可能沾染结核杆菌,如果吃了这些剩余食物或使用未经过刷洗消毒的碗筷,也有被感染的可能。
有资料表明,一个未治疗的肺结核排菌病人,一年之内会将结核杆菌传染给周围10-20个人。
易感人群:新生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生活不规律及劳累过度的人群。
肺结核的典型症状有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最常见的是发热,多为午后低热。从下午3点-5点开始,体温一般最高在37℃-38℃,至清晨可自行降至正常。在合并细菌感染或结核菌大量播散的情况下,可以发生高热,甚至出现持续的寒战。其次是盗汗,即病人在夜间入睡时或晨起睡醒时发现周身出汗。有些病人有乏力、纳差、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女性患者可有月经不调,小儿可有生长发育缓慢、消瘦等症状。
局部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胸痛、咯血、胸闷。如果持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需考虑肺结核的可能。
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就会患肺结核吗?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数量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只有在机体抵抗力降低,和/或有大量结核菌侵入时,才会发病。据报道,人在感染结核杆菌后,一生中有5%-15%的几率会发病。肺结核治愈就不会传染给别人肺结核病人经过规律抗结核治疗大部分可以治愈,一般对以后的生活没有影响,可以正常工作、学习。但如果是耐药,甚至是耐多药、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仅为50%左右,需引起高度重视。
少数肺结核患者由于对肺结核缺乏正确的认识,病情稍有缓解便擅自停药,不按时复查,错过了治疗时机,导致治疗困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肺结核治愈后,肺内病灶消失、硬结或钙化,痰中查不到结核杆菌,便不具备传染性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会在体检时发现肺部钙化灶的原因。
肺结核患者治疗须知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点和信心,肺结核是可防、可治愈的疾病,切不可讳疾忌医,要遵从医嘱,按照“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治疗方针进行治疗,定期复查。不规律用药可能会产生耐药,一旦耐药,治疗周期长,花费高,难以治愈,且持续排菌,易传染给家人及其他人,且被传染者一旦发病即为耐药结核病。
生活起居注意事项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肺结核患者不要随地吐痰,应把痰吐于纸中包好后焚烧,或吐在有消毒液的痰盂中。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传染期内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应佩戴口罩。最好要有单独的卧室,光线要充足,要经常开窗通风。
2、戒烟禁酒肺结核患者吸烟会加重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大量咯血可危及生命。肺结核患者应禁酒,因为抗结核药物大部分经肝脏代谢,并且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饮酒会使肝脏的负担更加重。酒还能扩张血管,有引起肺结核患者咯血的可能。
3、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要注意休息,适当锻炼,避免重体力劳动。要加强营养,多吃奶类、蛋类、鱼虾、瘦肉、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还应多吃绿叶蔬菜、水果以及杂粮等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品。避免吃过辣的、过于刺激的食物。
肺病一科
医院肺病一科是集临床、科研与教学为一体的专业化防治结核病的科室,是秦皇岛市结核病重点专科,开放床位50张。四十多年来,对各型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承担了国家肺结核免费治疗项目。开展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胸膜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技术。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研课题。科室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
科室联系
-(护士站)
-(医办室)
冷学艳主任医师
肺病一科主任
毕业于张家口医学院。一直从事结核病的临床诊治工作,擅长各型结核病:肺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肺结核合并咯血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开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电子气管镜检查及介入治疗。曾于北医院进修深造一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参加全国“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攻关课题的研究,秦皇岛市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河北省防痨协会理事,河北省老年医学会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秦皇岛市预防医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作者:肺病一科冷学艳
编辑:闫姝卉校对:康涵超终审:曹立华长
按
关
注
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