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张方:清心莲子饮根据大塚敬节的经验,平时胃肠不好的,一用地黄剂就没食欲的,大便软的,先要顾护脾胃。小便淋沥,想尿又尿不出来,憋得慌,或者一滴一滴漏的情况,和八味丸的证有些像但是胃肠接受不了补的,用上清心莲子饮就不错。这个方子适应症的患者可能会有些神经质有些手脚冷。那么猪苓汤如果搞不定的情况,用清心莲子饮的场合是很多的。本方的常用剂量是:莲肉12克,麦冬12克,茯苓12克,党参、黄芩各10克,黄芪、地骨皮、车前子各6克,生甘草5克。本方在治疗泌尿系统疾患当中,可与猪苓汤相提并论,但疗程应该在十到二十剂之间,关于这一点要向患者事先讲明,否则患者会由于服了数剂而没有看到明显的疗效而放弃治疗导致失败是很可惜的事情。本方对于尿液混浊,排尿不畅,小便后感觉残留不尽,体形瘦弱、颜面苍白,全身倦怠,两眼无神,皮肤肌肉弛缓,脐下无力,这种情况一般应该是八味肾气丸证的,但胃肠虚弱的人对于方中的地黄特别敏感,所以我们要用清心莲子饮予以治疗,方中的麦冬、莲肉可以清心热而兼补心气,车前子、地骨皮可清虚热而利小便,参、芪、苓、草可以补助脾胃,所以从本方的药物组成来看,实际上是以四君子汤为方基的,对于平素胃肠较弱,表现为大便偏稀溏,此时纵有八味丸证而因方中所含地黄而于胃肠不利时可以选用本方。其应用目标为小便淋沥不尽,或尿欲出不出,精神较差者用之较佳。本方亦可用于一些服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遗精患者无效接方或有效的后续方。总之,本方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体力衰弱所导致的泌尿系统疾患,例如:过度疲劳时就出现小便混浊的慢性淋病、性神经衰弱者的遗精、虚弱体质妇女的白淫,其带下往往如淘米水汤,还可用于因糖尿病而小便如油,身体羸瘦,以及肾结核初期的尿液混浊,有虚热或上盛下虚而引起的口舌生疮等。但是在用于肾结核时先辈的经验是在莲子清心饮或相应处方中加入一味露蜂房效果则更为理想而贴切。需要说明的是,在传统中医的治疗当中,见有胃肠虚弱及至某些所谓的中气下陷、大气下陷时而兼见泌尿系统症状者,常有选用补中益气汤或升陷汤治疗而获佳效,这些方虽属后世方,但却不乏经方之风骨,且亦经临床弥久之验证,我们亦不可一味排斥,可与莲子清心饮视为类方而斟酌相机参用,方不失仲景既要勤求古训更需博采众方的垂教。症例20岁的一个青年,数年前痛苦于慢性前列腺炎。瘦而手脚冷。面色差,腹部触之软弱、有停水。主诉,下腹部钝痛。时时的揪一下的这种感觉。有点尿频,疼痛和小便关系不是很大。这个患者开始用猪苓汤,效果不是很好,换用清心莲子饮,2,3周以后变化不是很大。一个月左右感觉挺不错的。2个月以后下腹的钝痛的情况缓解。3个月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的症状了。《汉方之精要》-----军按:在临床上我们面对很多的慢性病情的患者,他们来就医时,往往已经经过旷日持久的各种治疗,并且是多系统多种疾患于一身,在这纷繁复杂的众多表现当中,我们不但要有抽丝剥茧洞察深部内在矛盾的眼光,还要有独到的治疗理念,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做到守方,岳美中先生曾言,我们治疗慢性病要有方有守所指殆即此义,一旦我们确定了治疗方向,虽然在短期内还没能见到效机,但我们要坚持不懈的予以继续跟进,而切莫朝秦暮楚轻言更换处方,从而导致治疗的失败,只不过在如此行使治疗计划之前,很有必要和患者进行沟通而使其知情而予以配合,这样就为治疗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开端。但是这个患者用猪苓汤是有理由的。有一位药物研究专家,前列腺肥大,试了八味丸不管用,用了猪苓汤就好了,他把这件事情和我说了。这之后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八味丸如果不合适用,就用清心莲子饮,如果不好使,就用猪苓汤。这就是我所学的。第五张方:理气通淋方此方乃山西名医李翰卿先生验方,由香附、苏叶、陈皮、枳壳、木香、槟榔、卜子、乌药、黄芩九味药组成,初视其方颇为平淡,但细绎之,乃含有香苏散、木香槟榔丸及天台乌药散之意,在调理气机、疏破气滞之中加入一味黄芩,颇具妙思,因为在治疗泌感过程当中,绝大多数的患者都经过西医的抗生素以及中医的清热解毒利湿等杂治,而却往往忽略气机阻滞以致郁湿遏热的态势之存在,此时纵然想到理气而用香燥,实有增炎助焚之弊端,而徒施苦寒,则未免凉遏凝冱之局面,患者多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热尿痛,小腹坠胀而二便欠爽,其脉则多见沉郁之象,李老认为此方所主之证乃脾胃湿热下注于膀胱所致,除了上述泌尿系统常见症状之外,往往兼见胃脘或腹部的胀满感甚或腹部胀满疼痛,食后加重,纳呆口苦;当然本方也可用于膀胱气滞、湿热不化之证,证见小腹坠胀同时大便不爽或有大便秘结,此时,常于方中加入一味冬葵子10克即可;而如果兼见胃脘部有明显压痛者,则将方中枳壳换为枳实10克,再加大黄3克、干姜1·5克即可,临床用之屡获良效,但运用本方时需注意患者体质状态,一般多用于体质较佳或壮实的患者,如果用简单一点的理解方法,本方可以认为可用于“气火挟湿热”之专剂,与黄师验方解郁除烦汤合六一散可相机参用而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晓军经方研习社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