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咳嗽(病程3周)是呼吸专科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急性咳嗽的病因复杂且涉及面广,很多患者常反复进行各种检查、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及镇咳药物,病情却不见好转甚至转为慢性咳嗽,给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那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急性咳嗽到底对不对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
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急性咳嗽通常无需使用抗生素。感染性病因所致的急性咳嗽患者满足下图的条件越多,越支持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的依据越充分。
如已明确诊断,根据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抗菌策略:
1.普通感冒:抗生素应用无法缩短感冒病程或减轻症状,且可能伴随不良反应,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一般不必常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有明确细菌感染征象,如咳脓性痰或血象升高者,可考虑给予β-内酰胺类、呼吸喹诺酮类等口服抗生素治疗。
3.百日咳:一旦确诊应尽早(起病后1-2周卡他期内)开始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虽然治疗不能改变疾病进程,但能够降低疾病的传染性。对于非卡他期(迁延期)患者,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
4.社区获得性肺炎:在确立CAP临床诊断并采集病原学样本后,需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疾病严重程度、肝肾功能、既往用药情况等选择恰当的抗感染药物和给药方案,及时实施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对于门诊轻症CAP,可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呼吸喹诺酮等治疗;对于需要住院的CAP,推荐β-内酰胺类单用或联合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大环类酯类,或单用呼吸喹诺酮治疗;对于高龄、有基础疾病、存在误吸风险以及重症CAP患者常需要联合用药。
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大多数哮喘急性发作并非由细菌感染引起,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指征,除非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如发热、脓性痰及肺炎的影像学依据等。
6.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多依据患者所在地常见病原菌经验性选用抗生素,一般给予口服喹诺酮类、β-类酰胺类抗生素,病情严重时需静脉给药,若能培养出致病菌,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7.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支扩患者出现痰量增多及其脓性成分增加等急性感染征象时,需应用抗感染药物。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的病人应经验性使用对流感嗜血杆菌有活性的抗菌药物。对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的病人,可选择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类酰胺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可单用或联合应用。
作者:医院梁小波排版:飞腾投稿:xiangfeiteng
dxy.cn题图: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9(5):-.
[2]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36):-.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感染性疾病中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42(3):-.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9(4):-.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9(9):-.
[6]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版).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5(5):20-3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