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续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分析能力,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有效沟通,弘扬“善于发现、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的检验精神,广州医院检验科于年10月23日至11月06日成功举办第二届“循序检进,验之有理”优秀案例分析汇报大赛决赛。
首届案例分析比赛的成功举办激发了科室员工的参与热情,同时为培养实习同学的思考和总结能力,今年的比赛还特设了导师指导制的学生组参与比赛,得到了我科职工和实习同学的大力支持,共收到稿件35份,其中员工组24份,学生组11份。经专家初审后从学生组中评选出3份优秀案例进行鼓励,从员工组中评选出9份优秀案例进入决赛汇报阶段。
01
10月23日,汇报大赛第一场。首先由徐韫健副主任技师汇报了《花木兰再现,难辨雄雌》的分子产前诊断案例。她讲述了如何利用QF-PCR(染色体非整倍体快速诊断)技术成功诊断出嵌合体胎儿,辅助临床做出正确的诊断。她验证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遇到可疑结果,应多沟通,多佐证。
接着,梁颖技师做了《糖化血红蛋白“说谎”了》的案例汇报。这是一例较少见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的案例,经过与临床沟通以及结合其他检验项目的分析,最终得出是由地贫生成血红蛋白变异体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性降低。提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原始色谱图,发现疑问要积极与临床沟通,要结合多种检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
高俊副主任技师分享了题为《事故与故事》的案例,通过讲述同一肿瘤基因项目在不同实验室检测竟得出不同的结果这一“事故”,从而引出了肿瘤异质性(相同肿瘤的不同细胞之间的基因与表型也不同)这一“故事”。提醒我们在进行病理组织基因检测时,要充分考虑肿瘤异质性的影响,与临床沟通建议同一肿瘤可取不同部位组织送检,全面分析,以免患者错失靶向治疗的机会。
02
10月30日,汇报大赛第二场。李倩珺主管技师汇报的案例为《您,怎么能说变就变呢?》讲述的是患者手术前后其中段尿标本结核检验结果截然不同的一份特殊案例。手术前该患者中段尿的结核培养、涂片和结核核酸均为阴性,而在进行取石手术后留取标本再送检,结核相关检测均变为阳性!经过查阅文献和临床沟通后,发现该患者患有肾结核,结果前后不一致主要是由“肾自截”(当肾结核导致输尿管完全闭塞时,含结核杆菌的尿液无法进入膀胱)引起的。提示我们对于日常工作中少见罕见病例应该更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