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冬季节
随着温度与天气的变化
感冒生病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稍不留神喷嚏就被迫着满天飞
我们也越来越脆弱
快快看看如何预防这些冬季疾病
一、流行性感冒
[症状描述]:头痛,发热,流鼻涕,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如何预防:
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大家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带有细菌的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2.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流感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水痘
[症状描述]:发热与斑丘疹、疱疹同时,或无发热即出疹。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如何预防:
1.控制感染源,隔离患者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
2.水痘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率。
3.最主要是小伙伴们一定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勤洗褥。
三、结核病
:
结核病是一种叫“结核菌”的细菌引起的。结核菌很小,肉眼根本看不到,结核菌对高热、酒精以及紫外线均敏感,人们利用结核菌的这个特点使用这些方法杀死它。但结核菌可以在室外长期存在,如在室外痰液中可以存活数个月。
结核病是一个统称。根据发病部位,结核病可以分为肺结核以及肺外结核两大类。顾名思义,肺结核是肺部发生的结核病,而肺外结核是发生在肺部以外器官的结核病,如骨结核、淋巴结核、肾结核等。
:
在医学上结核病传染途径被称为“飞沫核”,可以理解成一个小的气球。当人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就会产生大量飞沫核。肺结核病人肺部的结核菌通过咳嗽或打喷嚏散发到外界的空气中,或通过吐痰到达地面或尘埃中。当健康人接触到含结核菌飞沫核的空气,结核菌就会到达这个人的肺部。
结核菌进入一个人的肺部后,其结局有三个:
1.若人体抵抗力强而结核菌毒力弱,结核菌就会被人体杀死,人体无任何感觉。
2.若人体抵抗力弱而结核菌毒力强,结核菌就会大量繁殖,人体就会发生结核病。
3.若人体抵抗力和结核菌毒力大体相当,结核菌就会进入“睡眠”状态。但一旦条件允许,如人体发生疾病而抵抗力下降,这些“睡眠”的结核菌就会重新苏醒而繁殖。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大约5%-10%最终会出现结核病。
不是所有的结核病都会传染。一般肺外结核由于不能产生飞沫核,所以没有传染性;肺部结核只有部分病人结核菌可以借助飞沫核传播,这部分病人我们称之为“传染源”。
一图看懂结核病
1.有一个好的身体。良好的抵抗力对包括结核菌在内的细菌均是重要的保证。而抵抗力的下降就会给结核菌传播以可乘之机。因此,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
2.勤通风。良好的通风可以稀释空气中的细菌,减少被人吸入风险。因此,房间要多通风。由于结核菌怕“热”和“紫外线”,衣物和被褥多晒太阳也是好的预防手段。
3.减少和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接触。若不能避免接触可以佩戴口罩。
4.若存在咳嗽、咳痰或医院检查是否患了结核病;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建议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结核病。
四、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症状描述]:腹泻,呕吐,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或间接接触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及气溶胶而传播,除此还包括经食物和经水传播,。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应做好防护。
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大家应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
2.大家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
3.及时清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环境消毒。
4.一旦出现类似感染性腹泻症状者,医院就诊治疗。
五、五官疾病
1.口角炎
[症状描述]:在口角和黏膜的交界处,出现潮红、出血、疼痛、糜烂等症状。
秋末以后,空气干燥、寒冷、多风,口唇也因为发干而感到不舒服,这时一些人常会用舌头去舔,结果越舔越干,直接导致口唇、口角皮肤的干裂。
如何预防:
当冬天出现口唇干燥不适时,决不可用舌头去舔,而应用油性护肤品去搽抹,但不宜用甘油。
2.雪盲症
[症状描述]:怕光、流浪和睁不开眼,发病期间视物模糊。
研究表明,阳光中微米的中波紫外线照射到雪地上,由其反射的阳光射到眼睛上,便可能引发雪盲症,出现畏光、流泪、红肿疼痛、奇痒及眼内异物感等症状。
如何预防:
大雪天若到野外去,一定要戴墨镜,防止雪地反射的强光刺激眼睛。
3.鼻出血
[症状描述]:多数为单侧鼻腔出血,少为双侧。
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干燥,鼻黏膜容易结痂,因而会产生鼻中不适感,有的人常有意无意地用手指去抠鼻孔,从而导致结痂脱落而出血。此外,冬季还是鼻炎、流感的高发期,因过敏导致的过敏性鼻炎或流感引起的发烧等原因,也容易诱发鼻出血。
如何预防:
每天坚持用冷水洗鼻子数次,不但能增强鼻黏膜的湿润度,增强鼻黏膜的抗病能力,还可预防流感,避免鼻出血等发生。
六、心脑血管疾病
易患人群: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糖尿病者。
[症状描述]:突发或持续头晕、头痛、眩晕,肢体活动障碍;心前区疼痛,心悸、胸闷、气短,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摔倒、意识不清等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出血、脑梗塞。冬季由于气温低,引起机体外围的血管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心脏负荷增加。另外寒冷颤抖,身体耗能产热,心脏耗氧量加大。
如何预防:
1.要注意保暖,适当活动。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3.规律生活,注意劳逸结合。控制体重很必要,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4.定期体检或检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按时服药,不可突然减量或停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
5.一旦发病要尽快和急救机构取得联系,医院治疗。
七、流行性腮腺炎[症状描述]:发热、畏寒、咽痛,腮部肿胀等。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流行性腮腺炎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
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防止病从口入,打喷嚏、咳嗽时大家应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飞沫传播;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接触病禽、病畜,儿童要远离禽鸟,尽量不去禽类屠宰市场。
2.对如流行性腮腺炎等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大家应按相关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3.疾病流行高峰期大家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特别是症状较轻的医院就诊,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做好防护措施小伙伴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来面对虎视眈眈的冬季疾病:
1.注意加衣,避免受凉
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出门在外要注意加衣保暖,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同时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2.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体育锻炼可加快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3.净化生活环境,保持空气流通
尽量不要拉上窗帘,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要常开窗户让室内外空气流通交换。
4.作息规律,充足睡眠
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5.注意饮食
应多喝热水,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维生素C还具有一定的预防感冒的作用。同时豆制品,鱼虾蛋类等能够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拒绝食用“三无”不卫生食品。
6.早发现、早治疗
若出现以上七种疾病症状,切忌自己乱吃药或因忽视而耽误病情。
只要小伙伴们做好上面介绍的几点
相信就可以达到有效预防冬季疾病的目的
最后希望所有的同学和老师
可以度过一个温暖舒适的冬季
编辑
王荣
来源
网络整理
校审
曹文尧
融媒体中心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