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疾病,跟一个叫做西蒙内塔的女子有关,这个女人被称为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美的女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她是一个超级模特,当时倾倒了全佛罗伦萨人的心,这位年轻女子生于年的一个贵族家庭,她曾多次担任画家波提切利的模特儿,其中最有名就是关于维纳斯的画作。她留着红金色的秀发,皮肤白皙,双颊红润。直到年4月23岁香消玉殒的她,都还一直保持着美丽的容颜。而这美丽的容颜下,掩藏着一个致命的疾病:结核病。
西蒙内塔为模特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
有关结核病的诊断历史在那个年代与梅毒、瘟疫,还有霍乱这些疾病相比,结核病在当时被视为一种带些美感的疾病,且这想法几乎遍布整个欧洲,许多罹患肺结核病者都十分年轻,他们的脸色会随着病情加剧益显苍白但脸颊却带着红润,而这种苍白和红润正好符合当时对美的理想定义,同时又随着生命的终结,给艺术家们带来了高度创造力。
在当时,不仅是艺术家和模特们会患有结核病,不少作家也患上了结核病,帕特里克.勃朗特是个普通的牧师,但他有三个女儿估计很多人都知道,安妮.勃朗特是《荒野庄园的房客》、《阿格尼斯.格雷》的作者;艾蜜丽.勃朗特是《咆哮山庄》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简.爱》的作者,她们无一例外都患有结核病。她们本身不是因结核病过世,就是传染给下一个人,结果这个作家家族的姐妹们都没有活过40岁。
跟艺术家们对于结核的美认知不同的是,在当时结核病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意味着死亡,而死亡对于患者和亲友来说,毫无美感,只有痛苦。不过这种疾病对于当时的医生来说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是一项艰巨的无法完成的任务。首先医生们看不到人体肺部究竟发生了什么,于是他们想了其他的办法,那就是用听,希望可以用听来了解肺部究竟发生了什么?
有两位医生对于听诊进行了研究,一位叫做雷奈克,一位叫做科维萨特。前者发明了听诊器,后者重视通过敲击肺部方法来进行听诊。
雷奈克在求学时代就已看到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性,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通过共振回应,判断肺部是否充满液体以及在哪个部位,不过很快他发觉如果给胖人或者女性听诊的话,往往听不到任何声音。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将一张纸紧紧卷成圆柱体,一端放在患者胸部区域,另一端贴在耳朵上。他惊喜地发现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判断心跳的类型,还可以判断由胸腔器官运动引发的任何特定噪音。随后,他多次试验,最终决定使用长约25公分,直径3公分的木管,可以拆解并随身携带,而听筒的部分则由金属制成。
年雷奈克在巴黎的科学院会议上,展示了他称之为听诊器器械。并将这个新仪器使用在听诊肺结核患者的肺部,从而区分结核洞、肺炎和肺气肿等其他肺部疾病。
听诊器是为诊断结核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依然存在着大量误诊,更多需要医生凭借个人感觉去诊断,很容易导致误治,这种情况直到年伦琴发现X光才有所改变,之后人们不断完善X光线以及现代的成像过程,使得20世纪时除了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以外,还有了获得可靠诊断结果的可能,并且随着在年研发出能够治疗结核杆菌的链霉素,结核病才开始得到了有效治疗,这种病才摆脱了绝症的称号。
什么是结核病?现在我们知道结核病,就是俗称的肺结核,是一种细菌感染,这种细菌会破坏人体组织而导致各种症状,这种细菌被称为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最基本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传播,也就是可能两个人面对面说话就可能感染,也可能两个人只是在同一个房间待过也会感染。
结核病之所以难治疗,主要原因是许多患者容易受结核休眠菌影响,这时候会出现结核潜伏的情况,如果患者健康程度好,免疫力强,那么结核病复发的时间就会长,反之会短,这个时间跨度较大,有的人甚至几年后才会复发。当然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病人,如感染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癌症、化疗或者服用某些损害免疫系统的药物的人,结核病发展的会更快。
虽然我们俗称结核病为肺结核,但实际上结核病除了会影响肺部外,也可能会随着细菌的扩散,而在人的骨头上、淋巴结内、中枢神经系统、心脏或其他器官内发病,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倘若没有接受治疗,约有一半的患者在发病三年内死亡。
结核病的主要症状结核病如果处于潜伏期,一般来说人们没有特别的感觉,可能和平时差不多,大部分人没有症状,而且一般也不会传染他人。不过,一旦出现症状,那么就会比较明显。
主要包括咳嗽,尤其是持续3周以上的咳嗽,痰中带血或者咳血;胸部疼痛;发热,盗汗;身体消瘦,食欲不振;极度疲劳虚弱,无法通过休息来缓解。其他脏器出现结核,症状各不相同,比如肾结核会出现尿急、尿痛、尿血等症状,骨结核会出现较强的疼痛,运动时加重等等。而且,更重要的是,有症状的患者往往具有传染性,很容易让密切接触的人也感染,不过根据这个人的健康情况有可能发病,也有可能潜伏。结核病的危害非常大,主要是对于肺部的损伤,导致肺组织坏死液化,通过痰液排出,这样的结果就是肺部永久损毁,肺功能丧失,最终致命。
由于主要症状是肺部,所以如果出现连续三周的咳嗽情况,医院检查,毕竟其他严重的肺部疾病,如肺癌也会出现持续咳嗽,应该尽早诊断排除。一旦确诊,那么也应该让身边的人加入到检查中。
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结核病的诊断
如果发现结核病,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是否接触过什么人,通过问诊找到结核病的感染源头。也可能询问患者是否有结核病史,是否有可能感染过HIV,是否到过相关疫区等等,帮助诊断。
有些医疗机构可能会对患者进行结核菌素实验,这是将少量含蛋白质的结核菌注进手臂内侧的皮肤,在接下来的2-3天内肿起的地方,其大小就会显示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是否为阳性。不过这种试验在我国一般较少使用,因为我国卡介苗接种较为普及,这会形成假阳性反应,出现误诊。所以,这种检查方法对于没有接种卡介苗的人来说很有意义。
此外,还可以通过拍摄x光片或者CT诊断,以及通过痰液、尿液、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的检查,一旦发现其中含有结核杆菌,那么就能够诊断。
结核病的治疗
结核病现在可以治愈,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的药物治疗,完整的治疗需要每日使用3-4种抗生素(根据病人情况不同,配比不同),病情可能在几个星期后就会好转。但是由于结核病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就算症状消失,依然需要用药,保证整个疗程进行完整。如果患者不听医嘱,提早停药,细菌有可能会残留在体内伺机复发,或者扩散到其他身体部位,最麻烦的是还可能传染给其他人。
目前结核病并不少见结核病以前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流行的传染病,不过在有了药物治疗后,而且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后(不是所有国家都如此,但我国新生儿都是接种卡介苗的),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了大幅的下降。
但近年来,结核病有反扑的现象,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年全世界新增一千万新发结核病患者,大约一百二十万人因病死亡,我国虽然这些年结核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去的趋势,但新发病例数仍占世界第三,更可怕的是结核菌耐药情况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对于结核病的不了解,导致不少患者对于结核病没有正确的认知,甚至有些人患病后没有治疗隔离,这给很多人带来传染的危机,那么如果接触到结核病患者该怎么办呢?
接触到结核病患者该怎么办?一般得知自己接触过结核病患者,多是相关的医疗卫生部门通知,这时候结核病患者已经出现明显症状,并有传染性了,而接触者指的是与确诊的结核病人共同居住,或者与结核病人在传染期间一天接触8小时以上或累计接触超过40小时以上的人,这些人包括亲友,同屋的同学、同事等。
接触者大约有三成的几率感染到结核病,但感染不一定发病,一般人受到感染,一生中约只有10%左右的几率发病。所以,即使接触了结核病患者也不用紧张,如果自己身体健康、免疫力正常,发病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而且一旦发病按医嘱服药,也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此外,结核病发病有性别年龄的差异,一般来说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老年人发生率比年轻人高。
感染未发病,不具传染力,一旦诊断应就医隔离
医院后,会先安排影像学的检查,来排除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接触者追踪两年后若无发病,未来发病的几率就会减少;但如果追踪期间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持续的咳嗽,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症状时,就要怀疑可能患肺结核,这个时候就应该配戴口罩,医院就医隔离。
结核病是可以预防且可以治愈的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避免后续的并发症,减少传播给家人的机会。而摄取均衡的营养及规律运动,增加身体对抗结核菌的抵抗力,是预防肺结核的不二法门。
参考资料:《看疾病与大规模传染病如何扭转历史,改变人类命运的方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