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结核原因
结核传染性
肝结核表现
肝结核治疗
肝结核药物
肝结核医院

囊性肾癌

囊性肾癌(CysticRenalCellCarcinoma,CRCC)

一、囊性肾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囊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少见特殊类型,约占肾癌总数的4%~15%。与常见肾癌相似,囊性肾癌的发病年龄较高,以中老年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2:1,有报道囊性肾癌的发病年龄罕有低于30岁,但需注意其中多房囊性肾癌的发病年龄可较低。临床表现很少出现常见肾癌的典型三联征,部分可因腰腹痛、肉眼血尿或腹部包块就诊,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体征,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发现病变时肿块多已比较大。发现时可伴有转移,囊性肾癌的形成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从病理发生学其可能的形成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1、肿瘤呈囊性生长:肾细胞癌起源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其中一些以囊性形式生长,逐渐形成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多房性肿块,囊内可合并有含量不等的出血表现,肿瘤常出现假包膜;2、肾癌中心供血不足,出血和坏死形成假囊肿,壁厚、不规则,多为单房;3、肾癌起源于囊肿壁;4、肾癌引起肾小管或小动脉阻塞导致囊肿形成。当囊肿增大时,肿瘤嵌入到囊肿内。有些文献报道认为多房性囊性肾癌较多见,约占囊性肾癌的33%,且绝大多数为偶发癌,其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组织病理学主要为透明细胞癌。

采用(Bosniak)分级标准进行分类(Bosniak将肾囊性病变分为4级:Ⅰ级为单纯囊肿,不需手术及随诊。Ⅱ级为有少许并发症的小的复杂性囊肿,壁薄光滑及可有小的钙化,属良性;通常不需手术,但需严密随诊。Ⅲ级为有较多合并症的复杂性囊性病变,并伴一些恶性特点,其部分为良性,部分为恶性;需要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部分可能需要手术。Ⅳ级为明确的恶性囊性肿物,必须行外科手术治疗。凡囊壁和/或分隔增厚或不规则,并伴有实质性成分者属于Ⅲ或Ⅳ级)。

二、囊性肾癌的CT和MRI诊断

2.1囊性肾癌的典型CT表现为:

(1)囊壁:绝大部分肿瘤具有囊壁,且往往厚薄不均,有时呈现结节样突出于囊腔内,可能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关。但也有少数表现为囊壁均匀者,与良性的囊性病变鉴别较困难,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增强后扫描,大多数增厚的囊壁具有典型肾癌的强化特征,即“快进快出”的表现,但也有少数呈现出渐进性强化,或囊壁菲薄均匀类似肾囊肿者,囊壁的强化不明显。

(2)囊内分隔:单房CRCC的囊腔内无分隔,而多房CRCC的囊腔内可见分隔,多数表现为粗细不均,且数量不等,分隔的厚度往往不小于1mm,分隔与囊壁交界处一般表现为小结节状的软组织样密度。增强扫描,囊内分隔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化,显示得更为清晰。根据文献报道,如果分隔的边缘较毛糙,则提示有恶性病变的可能性。

(3)壁结节: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突向囊腔之内,包括囊壁厚薄不均伴有结节样突起者。结节的大小和形态不一,本组中最大65px,而最小仅10px,形态比较规则,边界清晰。增强后扫描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节较大往往更易显示出“快进快出”的特征。

(4)钙化:钙化在CRCC中的发生率可达20%以上,钙化可以出现在囊壁和分隔处,形态多样,而以囊壁边缘的弧形、分隔的线条状和散在的点状多见。文献认为,钙化出现的地方对病变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如软组织肿块中出现不规则的钙化、增厚的囊壁或分隔中出现钙化,则提示肿瘤为恶性,这与良性病变如肾囊肿不同,后者出现于囊壁且形态规则。

(5)囊内容物:CRCC的囊腔内容物与肾囊肿中的水不一样,往往含有分泌物、碎屑、坏死、血液或者血凝块,因此其密度不均一,往往高于水,甚至呈现高密度。文献认为,囊内容物的CT值有助于判断囊肿的性质,但肾囊肿在伴有感染、出血时,囊内容物的密度也会增高。增强后扫描,囊液通常无明显强化。

(6)与邻近肾组织及其他器官的关系:CRCC多数与邻近肾组织无明显的分界,这与肿瘤浸润性的生长方式有关。但有些CRCC与肾组织的分界清晰,常见于多房CRCC或者肾囊肿的癌变。肿瘤压迫或者破坏收集系统,造成肾盂和肾盏的形态改变或者破坏,有时造成肾盂或者肾盏的扩张积水,巨大肿块有时累及邻近器官,右肾上极的CRCC有时与肝分界不清。淋巴结转移并不多见,提示多数CRCC的恶性程度不高,预后较好。MDCT的多平面重建有利于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2.2囊性肾癌的典型MRI表现为:

MRI征象:与CT相比,MRI可以更好地显示多房囊状结构,增厚的囊壁、分隔及壁结节T1WI呈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混杂信号,增强后呈中度强化。另外,MRI能够对囊液成分的分析提供更多的信息,MCRCC出血坏死后MRI表现依出血时间不同而信号不同,T1WI、T2WI可显示呈高信号、近似等或低信号,其囊内容物T1WI为略低信号,T2WI为较高信号,当囊壁及间隔有较多含铁血黄素沉积时呈弧线样低信号带。MRI对钙化灶不敏感,检出率较CT低,钙化完全的组织T1WI、T2WI均显示为低信号。

三、囊性肾癌鉴别诊断:主要与肾囊肿、多房囊性肾瘤、肾结核、肾脓肿、囊性肾错构瘤等鉴别。

3.1肾囊肿:肾囊肿是极其常见的病变,50岁以上成人约50%有肾囊肿。单纯性囊肿囊壁菲薄、均匀(≤1mm),无局限性增厚及附壁结节;囊液密度或信号近似于水,增强扫描囊壁无强化,无论CT、MRI均容易诊断,但很小的囊肿由于部分容积效应可能导致CT平扫表现与实质性病变混淆,此时增强扫描、薄扫或MRI的T2WI有助于诊断。不典型囊肿(合并出血或感染等)CT及MRI表现由于囊内密度或信号(T1WI)增高,可与肾实质呈等或高密度或MRI的T1WI信号不同程度增高,增强后囊壁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不典型囊肿与影像表现不典型的囊性肾癌容易误诊,由于部分不典型囊肿可以缓慢衍化,所以肾囊肿、尤其不典型肾囊肿的定期随诊非常必要,局部囊肿壁变厚或当囊肿周围有低密度软组织影时,需考虑肿瘤的存在。应仔细观察囊肿内及周围肾实质的改变,必要时薄层扫描是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的关键。不典型囊肿与囊性肾癌的鉴别有时仍有难度。注意多种影像检查的综合观察可有助于鉴别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治疗。

3.2多房囊性肾瘤:为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在影像学上与多房囊性肾癌表现十分相似,鉴别非常困难。前者多见于4岁以下男童和40~60岁成人(女性为主),膨胀性生长、囊壁光整,囊壁和分隔薄而均匀,(约1~2mm),囊壁和分隔可以强化但无附壁结节,囊内出血少见。而后者多见于成人(男性为主),膨胀性生长,有假包膜和多少不一的分隔;囊壁或分隔可见局部增厚(≥2mm)或见附壁结节,少数囊壁或分隔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囊壁和结节多有强化;囊液为新鲜或陈旧出血,其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增高。

3.3囊性错构瘤:多见于成年女性,囊性为主,但病灶内可检测到不同比例实质、脂肪、钙化密度或信号影。

3.4肾结核:CT可见单侧或两侧肾内多个环形低密度区,有环壁或钙化,MRI的T1WI呈低或混杂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信号,增强后环壁均匀强化,肾脏多伴有功能障碍或无功能,结合患者既往有结核病史较易作出正确诊断。

3.5肾脓肿:以单侧肾多见,肾肿大,CT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MRI的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环壁均匀强化,肾周常有感染征象,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不难。

3.6肾脏恶性的囊性肿瘤:

(1)管状囊性癌(TubulocysticRCC)是新分出的一种肾癌亚型,通常累及50、60岁的男性,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不典型,CT上表现为复杂囊肿样,具有多囊和分隔,囊较小类似蜂窝状,有强化,属于低度恶性,预后较好。

(2)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通常表现为实质性肿块,但经常可见瘤内的囊腔,类似囊性肿瘤。CT上表现为强化的实质性肿块伴有囊变、出血等改变,通常累及周围结构。伴有囊变时,表现为囊壁和囊内分隔的强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sudlu.com/gjhyyy/7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