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是人体每天排出的“垃圾”,殊不知它也是健康的“晴雨表”。尿液颜色的改变反映身体的健康信息,里面可大有学问!
美国俄亥俄一家学术医疗中心制作了一张尿液比色卡,可以凭借尿液颜色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
12种颜色代表什么
1,无色透明
对常人来说,完全无色透明的尿是不存在的,只是人看起来感觉没有颜色,但放在仪器下检查,都会有一定颜色。不过,水喝多了确实会造成尿颜色变淡,无需过多担心。
2,淡黄色:很正常,喝水量也很适宜
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呈淡黄色,色素主要来自尿黄素及少量的尿胆素和尿红质,它们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这种颜色代表身体机能很正常。
3,亮黄色:很正常,别瞎想
一般正常尿液就是浅黄色或者亮黄色。
4,深黄色:喝水少或肝脏问题
喝水少导致尿液中一些废物没有得到有效稀释,呈现深黄色。也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导致胆红素升高。建议先观察一周左右,如果持续出现深黄色尿液,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
5,琥珀色或蜂蜜色:身体太缺水了,赶紧喝点儿水
蜂蜜色就是指尿液颜色比深黄色更深,与喝水少有一定关系,可以多喝点水来调节。如果长期出现此情况,建议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做专业检查。
6,糖浆状棕色:可能有肝脏疾病,或者严重脱水
当身体处于脱水状态,可能造成尿液呈粘状,如果尿液出现糖浆状棕色情况,医院检查,有可能患有肝脏疾病。
7,红色:肾脏疾病、肿瘤、尿路感染、前列腺出现问题的征兆,甚至可能是汞中毒
尿液呈现红色,是常见问题,在泌尿科接诊的病人中,有80%有尿红情况。其中,常见的尿道结石症状之一就是尿血,并多见于男性。
“并不是尿液呈现红色,就一定有疾病。”比如最近吃了火龙果,也会导致尿液呈现红色。
8,橘黄色:喝水太少、食物色素,或者是肝脏或胆管出问题
如果尿液中黄色还伴有橘色,可能是喝水太少引起,肝脏出现问题的机率更高。刘光瑞认为,橘黄色是肾液浓缩的后果,建议可先观察,晚上不要喝水,白天多喝水。
9,绿色:罕见的遗传病会使尿液变成蓝色或绿色,也可能是一些特定的细菌感染尿路,还可能是食物色素,或药物反应。
往往是服用消炎药、化疗药引起;也可能是尿道受到特定细菌感染了,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尿液就会呈绿色。
10,紫色:可能代表一种罕见的病———卟啉症
尿液有可能会出现紫色状态,因为尿液作为人体排泄物,可能受饮食方面影响,也可能因为药物反应,但目前还没有接到过此类患者,因为颜色比较特殊,建议尿液有此类颜色的人,医院检查。
11,乳白色)
可能是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引起的;如果同时伴有排尿异常、发热、腰痛时,则提示严重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或肾结核;男性如果经常排出白色黏液状尿液时,则可能是罹患前列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或淋病等疾病的症状。
12,黑色
往往提示酚中毒、恶性疟疾、黑色素肿瘤等可能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