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显示,在中国,平均每10人当中就有1名慢性肾脏病患者。而且因为肾脏病具有隐匿性,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导致很多人在发现自己患上肾病时,病情就已经发展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肾功能检查是一种采用血液或尿液评估肾脏功能的方法,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肾功能检查。
一、尿液检查尿检也叫尿液分析,是健康体检中的必查项目。
尿液分析包含很多检查内容,比如尿蛋白、潜血、白细胞、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PH值和比重等。
如果尿液分析检测出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成分,就意味着可能出现了原发或者继发性肾脏病、泌尿系统结石,甚至肿瘤、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检查注意事项:
1.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前一天晚上八点后到当天检查前尽量少喝水;
2.最好留取早上第一次尿标本送检,并取中段尿;
3.保证留尿器材的干净;
4.女性患者在经期一般不宜取尿做检查。
二、血液检查1、血肌酐检查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肾功能减退时,肌酐无法经肾小球滤过排出,血液中肌酐水平即会升高。
但由于肾脏储备和代偿能力很强,故早期或轻度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血肌酐正常。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降至正常人1/3时,血肌酐才明显增高。
需要注意的是,血肌酐值并不能完全反映肾功能水平,对于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肌肉体积较大者容易肌酐升高,而老年人容易肌酐较低。
正常值:
男:56-μmol/L,女:44-97μmol/L。
血尿素检查
血尿素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血尿素检查是一项测定标准化血样中尿素水平的方法。
在排除药物、高蛋白饮食的前提下,血尿素如果过高则提示可能具有影响肾脏的基础疾病。
血尿素升高见于:肾损伤、肾衰竭、心脏病、尿路梗阻、胃肠道疾病或出血、高胆固醇血症、肥胖、脱水、休克、蛋白摄入过量、血液循环不良。
注意事项:
1、检查之前最好不要吃早饭;
2、另外在检查前至少三天应饮食清淡,不要饮酒、暴饮暴食或过度疲劳,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血胱抑素C
胱抑素C在体内以恒定速度产生,并存在于各种体液之中,不受年龄、性别、体重、炎症等因素影响。(研究表明CysC自1岁后到60岁前在血液中浓度恒定)。因此,其血清浓度主要由肾小球滤过率决定,所以胱抑素C理所当然的成为反映肾小球滤过情况的较好指标。
三、影像学检查肾活检
肾活体组织检查又称肾活检,指利用穿刺的方法从患者的肾脏中获取少许的肾脏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肾活检是明确肾脏疾病的性质和病理类型的重要检查方法,对确定疾病的治疗方案和判定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注意事项:
1.绝对禁忌
有明确出血倾向、严重高血压、精神病、孤立肾、肾萎缩。
2.相对禁忌
肾脏感染(活动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或积脓、肾脓肿或肾周围脓肿)、游走肾、体位不良、肾肿瘤或肾动脉瘤、多囊肾,有重度腹水、心力衰竭、妊娠、年迈。
超声
超声检查为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操作起来简单、而且方便迅速、成本较低,可明确肾脏形状或位置有无异常,肾脏肿瘤或梗阻时可采用超声检查。
CT检查
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呈现更为深度的3D肾脏成像,可检测出肾脏结构异常。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因此,肾脏出现的问题,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肾功能检查是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尤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或家族中有肾病史的人群,即使无明显不适也要坚持定期检测。
健康是实现一切的前提,希望大家能重视肾脏健康,做到坚持定期排查,将肾脏病的风险降到最低,共同享受无忧的健康生活。
来源:肾圈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
请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