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结核原因
结核传染性
肝结核表现
肝结核治疗
肝结核药物
肝结核医院

第十三章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一、A1

1、在含6.5%NaCl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细菌是

A、A群链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肠球菌

E、B群链球菌

D

肠球菌能在高盐(6.5%NaCl)、高碱(pH9.6)、40%胆汁培养基上和10~45℃环境下生长,并对许多抗菌药物表现为固有耐药。

2、卡他莫拉菌在形态方面与下列哪种细菌相似

A、流感嗜血杆菌

B、淋病奈瑟菌

C、军团菌

D、放线菌

E、支原体

B

卡他莫拉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直径为0.6~1.0μm,无芽胞,无鞭毛,形态上不易与脑膜炎奈瑟菌鉴别,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18℃~20℃即可生长,借此可与脑膜炎奈瑟菌鉴别。

3、荚膜肿胀试验可用来鉴定

A、痢疾志贺菌

B、伤寒沙门菌

C、肺炎链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变形杆菌

C

肺炎链球菌的鉴定试验中,荚膜肿胀试验阳性。

4、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时,菌落周围常出现溶血环,此现象称为

A、α溶血

B、β溶血

C、γ溶血

D、δ溶血

E、ε溶血

A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可产生α溶血,它们的菌落形态非常相似,应予以区别。

5、肺炎链球菌在血平板上生长,菌落周围的颜色是

A、红色

B、褐色

C、绿色

D、黑色

E、金黄色

C

肺炎链球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在肉浸液及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含3%~5%兔血清肉浸液中生长良好。在血琼脂平板上可形成灰色扁平、中心凹陷(因菌落发酵所致)直径为0.5~1.0mm的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圈。

6、有关肺炎链球菌不正确的描述

A、革兰阳性双球菌

B、有自溶现象

C、对optochin敏感

D、均对青霉素敏感

E、可引起脑膜炎

D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呈矛尖状,成双排列,有时呈短链状,在含3%~5%兔血清肉浸液中生长良好。在血琼脂平板上培养后可形成灰色扁平、中心凹陷(因菌落发酵所致)直径为0.5~1.0mm的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圈。多数肺炎链球菌菌株分解菊糖、胆汁溶解试验阳性、Optochin敏感试验都为阳性。可作为肺炎链球菌与草绿色链球菌的鉴别。肺炎链球菌所致疾病主要有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可继发胸膜炎、脓胸,也可引起中耳炎、副鼻窦炎、脑膜炎及败血症。有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7、引起猩红热的主要病菌为

A、B群链球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肠球菌

D、A群链球菌

E、肺炎链球菌

D

人类链球菌感染中85%以上由A群链球菌引起,猩红热多由A群链球菌感染。

8、下列各群链球菌中,最常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是

A、F群链球菌

B、D群链球菌

C、A群链球菌

D、C群链球菌

E、B群链球菌

E

B群链球菌是新生儿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的病原体。

9、下列何种微生物培养生长时会产生溶血现象

A、军团菌

B、支原体

C、结核分枝杆菌

D、肺炎链球菌

E、衣原体

D

肺炎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可形成灰色扁平、中心凹陷(因菌落发酵所致)直径为0.5~1.0mm的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圈。

10、大叶性肺炎时痰液的性状多为

A、铁锈色

B、红色

C、烂桃样

D、棕褐色

E、黄色

A

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杆菌引起。临床表现: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痰,初为少量黏液痰,后渐转为铁锈色痰。

11、下列何种微生物培养时会产生α溶血环现象

A、淋病奈瑟菌

B、肺炎链球菌

C、军团菌

D、肺炎支原体

E、肺炎衣原体

B

肺炎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培养时,可形成灰色扁平、中心凹陷(因菌落发酵所致)直径为0.5~1.0mm的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圈。甲型(α)溶血性链球菌的菌落呈灰色针尖状,菌落周围的草绿色溶血环。所以肺炎链球菌产生的是α溶血环现象。

12、抗链“O”试验可以辅助诊断

A、结核病

B、肺炎

C、流脑

D、百日咳

E、急性肾小球肾炎

E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潜伏期短,常与上呼吸道感染同时或感染后2~3日出现肉眼血尿、蛋白尿,血清抗链“O”滴度升高,血清补体C3下降,部分患者血清IgA增高,易反复发作,肾脏免疫病理显示IgA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

13、脑膜炎奈瑟菌属于

A、革兰阳性球菌

B、革兰阴性球菌

C、有芽胞

D、革兰阳性杆菌

E、革兰阴性杆菌

B

脑膜炎奈瑟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菌体呈肾形,成对排列,坦面相对,在患者的脑脊液中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14、脑膜炎球菌侵入机体繁殖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内毒素,内毒素的主要作用是引起

A、菌血症

B、血小板解聚

C、血液白细胞减少

D、细菌素产生

E、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周围血管出血

E

脑膜炎球菌致病因素有荚膜和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或毛细血管,引起坏死、出血,使患者皮肤出现出血性皮疹或瘀斑;作用于肾上腺,引起肾上腺出血。

15、与淋病奈瑟菌无关的性状是

A、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

B、营养要求高

C、初次分离需5%~10%CO2

D、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

E、氧化酶试验阳性

D

淋病奈瑟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菌体呈肾形,对营养要求高,必须在含有血清或含有多种氨基酸,无机盐等物质的培养基上生长。

16、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阴性球菌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肺炎克雷伯菌

D

脑膜炎奈瑟菌染色:为革兰阴性双球菌。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是淋球菌唯一的宿主

B、人类不是淋球菌唯一的宿主

C、鼠是淋球菌天然宿主

D、淋球菌革兰染色阳性

E、淋球菌抵抗力强

A

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体,人类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和传染源。

18、下列与脑膜炎奈瑟菌无关的性状是

A、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

B、营养要求较高

C、触酶试验阳性

D、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

E、氧化酶试验阳性

D

脑膜炎奈瑟菌属苛养菌,营养要求高,必须在含有血清或多种氨基酸、无机盐等物质的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为35~37℃,最适pH为7.4~7.6。

19、脑膜炎奈瑟菌在健康人体的定植部位一般为

A、肠道黏膜

B、口腔黏膜

C、皮肤表面

D、鼻咽部

E、脑膜

D

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存在于携带者或患者的鼻咽部,借飞沫经空气传播,冬末春初为流行高峰。

20、脑脊液接种到巧克力琼脂上培养脑膜炎球菌时需要有

A、含有5%新鲜红细胞的培养基

B、含有10%小牛血清

C、含有万古霉素和多黏菌素的培养基

D、含卵黄的培养基

E、5%~10%CO2气体环境

E

脑膜炎球菌的分离培养:将标本葡萄糖肉汤增菌培养液直接接种于巧克力琼脂上,置5%~10%CO2环境中,35℃培养18~24h后可见圆形、灰褐色、湿润、光滑、边缘整齐、直径1~2mm的小菌落,经涂片证实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并进一步根据相应的生化反应等试验予以鉴定。

21、产生青霉素酶的淋病奈瑟菌治疗时应选用的抗生素是

A、口服青霉素V

B、阿莫西林

C、静脉用青霉素G

D、头孢曲松

E、氨苄西林

D

因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越来越多,因此一线用药一般为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等,氟喹诺酮类、大观霉素可作为替代药物。

22、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三类,其目前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

A、血浆凝固酶和新生霉素敏感试验

B、色素和新生霉素敏感试验

C、发酵乳糖和血浆凝固酶试验

D、发酵甘露醇和血浆凝固酶试验

E、内毒素和血浆凝固酶试验

A

将葡萄球菌按照血浆凝固酶和新生霉素敏感试验进行分类,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三类。

23、血浆凝固酶试验的阳性质控菌为

A、肺炎链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草绿色链球菌

E、肠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微生物检验结果是:触酶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对新生霉素敏感。

24、有关细菌学检验的描述选项中错误的是

A、原则上所有标本均应作病原分离培养

B、脑膜炎奈瑟菌初次培养需用巧克力培养基

C、结核杆菌需2~6周才长成菌落

D、葡萄球菌分离培养的阳性率一般比直接涂片镜检的阳性率为低

E、布氏杆菌初次培养时需5%~10%的CO2

D

在检测葡萄球菌的时候,分离培养需要18~24h可看见不同色素的菌落。而直接涂片镜检法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就可报告疑为葡萄球菌。

25、SPA是

A、肠杆菌科细菌的抗原

B、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蛋白成分

C、沙门菌属表面抗原

D、核蛋白抗原

E、链球菌属表面抗原

B

葡萄球菌蛋白A(StaphylococalProteinA,SPA)是一种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分离的蛋白质。

26、由疖、痈继发的败血症,其细菌多为

A、大肠埃希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肺炎克雷伯菌

C

金黄葡萄球菌常引起疖、痈、外科伤口、创伤的局部化脓性感染,播散入血后可引起深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所以由疖、痈继发的败血症,其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

A、MRSA

B、MRSE

C、MRS

D、MRCNS

E、SPA

A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MRSA。

28、生化反应中,氧化酶和触酶均阴性,且PYR试验结果阳性的病原体是

A、奈瑟菌

B、链球菌

C、肠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卡他布兰汉菌

C

肠球菌氧化酶和触酶均阴性,且多数肠球菌能水解吡咯烷酮-β-萘基酰胺(PYR)。

29、能在高盐(6.5%NaCl)、高碱(PH9.6)条件下和40%胆汁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异型溶血性链球菌

D、肠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

D

肠球菌能在高盐(6.5%NaCl)、高碱(pH9.6)、40%胆汁培养基上和10~45℃环境下生长,并对许多抗菌药物表现为固有耐药。

30、生化反应中,氧化酶和触酶均阳性的病原菌是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肠球菌

D、卡他莫拉菌

E、大肠埃希菌

D

卡他莫拉菌氧化酶和触酶阳性,产DNA酶,大部分菌株还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31、下列叙述与卡他莫拉菌无关的是

A、革兰阴性双球菌,形似脑膜炎奈瑟菌

B、营养要求高

C、产DNA酶

D、氧化酶阳性

E、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

B

卡他莫拉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直径约0.6~1.0um,无芽胞,无鞭毛,形态上不易与脑膜炎奈瑟菌鉴别,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18~20℃即可生长。

二、A2

1、从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在血平板长出一灰白半透明菌落,革兰阳性球菌,触酶阴性,可在胆汁七叶苷和6.5%氯化钠培养基内生长。它是

A、葡萄球菌

B、肠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白色念珠菌

E、解脲脲原体

B

肠球菌属为革兰阳性球菌,触酶阴性,可在胆汁七叶苷和6.5%氯化钠培养基内生长。

2、男孩患咽炎4周后,又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可能是

A、A群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

B、结核菌引起的肾结核

C、伤寒沙门菌在菌血症期侵入肾脏所致炎症

D、大肠埃希菌感染肾脏

E、B群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

A

A群链球菌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结核分枝杆菌和伤寒沙门菌均可引起Ⅳ型变态反应。

3、在急性肺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株细菌,血平板上为灰白色,为一溶血扁平较小菌落,革兰染色为阳性双球菌,矛头状,坦面相对,触酶试验阴性,杆菌肽试验阴性,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胆汁溶菌试验阳性,6.5%的NaCl生长试验阴性。此菌最可能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D群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A群链球菌

E、肠球菌

C

肺炎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呈矛头状坦面相对,成双排列。在液体培养基如血清肉汤中,溶血性菌株呈絮状或颗粒状沉淀生长。上层液体澄清,可有菌膜。在血琼脂平板上,经35℃18~24h培养后可形成灰白色、圆形、扁平、直径为0.1~0.75mm细小菌落,菌落周围出现不同溶血环。肺炎链球菌触酶试验阴性,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胆汁溶菌试验阳性。

4、在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株细菌,血平板上为灰白色、α-溶血较小菌落,革兰染色为阳性球菌,链状排列,触酶试验阴性,杆菌肽试验阴性,Optochin敏感试验阴性,6.5%的NaCl生长试验阴性,此菌最可能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A群链球菌

E、肠球菌

B

草绿色链球菌是亚急性心内膜炎病原菌之一,杆菌肽试验阴性,可排除A群链球菌,Optochin敏感试验阴性,可排除肺炎链球菌,6.5%的NaCl生长试验阴性,可排除肠球菌。触酶试验阴性可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

5、一患“脓漏眼”的患儿其最可能的感染途径是

A、不洁净的水洗脸

B、成人亲吻患儿的脸部

C、经母亲产道分娩时感染

D、游泳池污染的水感染

E、污染的手揉眼部感染

C

母亲产道有淋球菌,分娩时可感染新生儿。

6、一婴儿患化脓性脑膜炎,CSF培养为革兰阳性小杆菌,血平板培养18~24小时菌落为灰白色有狭窄透明溶血环,半固体培养基上出现倒伞状生长,初步诊断为

A、流感嗜血杆菌

B、溶血棒状杆菌

C、枯草芽胞杆菌

D、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E、红斑丹毒丝菌

D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为G+短小杆菌,在血平板上35℃经18~24小时培养,产生狭窄透明溶血环,菌落为灰白色,半固体培养基上出现倒伞状生长。该菌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特别是经胎盘和产道感染新生儿是本菌的特点。

7、患者,女性,30岁,自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有婚外性行为。尿道分泌物呈黄色脓性、量多。为了取样培养淋球菌进行确诊,最佳的部位是

A、阴道口

B、宫颈口

C、肛门

D、尿道口

E、尿

B

淋球菌标本的采集:脓性分泌物,尿道拭子,宫颈口分泌物,结膜分泌物,血液。根据本题的病例,应该选择宫颈口的分泌物作为标本。

8、某患者餐后数小时出现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呕吐物接种到血液琼脂平皿培养,出现完全溶血环,金黄色菌落。培养滤液幼猫腹腔注射4小时后出现呕吐,此病可诊断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B、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C、肠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D、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E、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A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经35℃24~48h培养,可形成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并且不透明的金黄色菌落,在菌落周围有透明的溶血环。

9、某病人行右下肢截肢术后,在手术创面出现脓性分泌物。经培养,血平板上有柠檬色、圆形、隆起、表面光滑的中等大小菌落生长,菌落周围有透明的溶血环。革兰染色为阳性球菌,触酶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新生霉素敏感。此菌最可能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肠球菌

C、腐生菌

D、表皮葡萄球菌

E、A群链球菌

A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平板为柠檬色、圆形、隆起、表面光滑的中等大小菌落生长,B溶血。革兰染色为阳性球菌,触酶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新生霉素敏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sudlu.com/gjhzl/86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