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在身体各个器官发病,但多发生于肺部。
主要症状:
1、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的最主要症状;
2、咯血:从痰中带血到咯鲜血,血色鲜红带泡沫;
3、胸痛:位置不定的隐痛或钝痛,有时胸闷;
4、午后或夜间低热:一般38℃左右,夜间可有盗汗;
5、乏力、体重减轻、月经失调等。
传播途径:
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还有消化道传播。
1、呼吸道传播主要是飞沫传播,结核杆菌随患者的痰排出体外,待痰干后漂浮在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后致病。
2、而易感者吞下大量结核杆菌时(包括饮用感染结核菌的牛奶或肺结核患者咽下自己的痰)可导致肠道感染。
3、当感染的结核杆菌毒力大,数量多,结核杆菌会随血液播散至身体各处,在肺部表现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在肺外可表现为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肝结核,肾结核等。
肺结核的治疗:
肺结核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通常需要多种药物一起服用,遵医嘱每日服用,至少6~8个月。抗结核药物主要副作用是肝毒性,所以需同时服用保肝药。另外要加强营养,促进康复,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改善患者免疫力水平。
对于患者的隔离主要根据痰中有无结核菌决定。现在只有严重的肺外结核和痰排菌阳性的患者需要住院,其他患者均可居家治疗,主要是要按照消毒标准处理患者的痰。通过正规治疗95%以上的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经过治疗,两星期后传染性可基本消除。若在服药初期症状好转后治治停停,就容易复发或产生耐药性,形成复治或难治性肺结核病人。
肺结核的预防
1.及时发现结核病人和可疑症状者并及早治疗,通过药物杀死结核杆菌,降低和消除传染性。病人不要当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不要随地吐痰,
2.肺结核病人的家属及密切接触者应接受相关的检查;
3.注意居住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
4.注意营养和休息,并适当运动。
5.初生婴儿进行卡介苗预防接种。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