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刘虹▍编辑:王媛
▍审核:韩华敏
随着疫情形势的严峻,1月27医院与传染病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当日,传染病院区迅速作出紧急部署,将二楼设为确诊病区,三楼设为发热排查病区,并随即启动。同一时间接到疫情命令的王巧从护理工作群通知所有护理人员“娃儿们,我们要备战一线了,大家做好准备,有困难的告诉我。”短短5分钟时间,所有护士纷纷报名,“随叫随到”、“时刻准备着”、“随时待命”的字眼霸满了手机屏幕。至此,以王巧为首的护理组第一梯队迅速组建完成。站在战场的最前沿,王巧很清楚她必须带领着她的护理团队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战疫。与此同时,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也在有序进行,物资储备、护士培训、病房的终末消毒、各种抢救物品、药品的配备,同时还要协调与各科室的工作,……烦琐的事情多如牛毛,压力可想而知,但王巧沉着冷静、思路清晰、所有困难都积极面对,各项工作落实的有条不紊。超负荷的工作量给这个年轻的护士长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真正的发热排查工作其实从1月中旬就已开始,随着武汉疫情形势的严峻,巴彦淖尔市也逐渐笼罩在一种紧张、恐慌的氛围中,发热排查患者逐渐增多,有接触史、有发热症状的患者都收入传染病院区排查,核酸检测阴性后再解除隔离。那时,王巧已经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护理新冠疑似、确诊患者,接诊每一个发热排查的病人都需按照三级防护措施进行武装。王巧说,其实,我也没有经验,在疫情来临之前,只是听科里参加过非典的同事说过一些关于抗击非典的事情。没想到我也会遇到这样的疫情,并且来得这么突然,这对我来说是一场大的挑战,但是我必须勇敢的面对,作为护士长,作为他们的大姐姐我必须先去“探水深”,先去感受穿脱一套防护服需要的时间;穿上两层防护服她们可以耐受的程度,戴着双层手套扎液体以及其他护理操作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所有危险的第一次,我都希望由我来替她们去尝试。科里的护士里面,只有少数是90后,大多数都是00后,都没有经历过疫情,没有实战经验,作为护士长,我要给我的姐妹们信心,说一点儿都不怕是假的,但是,疫情形式这么严峻,再怕也得上,再累也得干,我得让她们相信我是她们坚强的后盾!”
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刚回到临河小召准备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的王巧,碗筷刚拿起,电话就响了,科里通知她病区收治一位有武汉接触史,并有发热咳嗽症状的患者,入院后再进一步排查,此刻发热排查病区需要有人值守。她紧忙拨了几口饭,穿上衣服就往单位赶。途中,她不放心,紧忙给科里普通病区正在值班的护士杨文靖打电话,让她赶紧先去发热排查病房安置病人。她随后就到。半个小时,她赶到发热病房,接替准备进入隔离区的护士杨文靖,因为杨文靖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疫情,尽管在疫情来临之前培训演练了无数次,但真正的实战都未经历过,王巧边穿防护服边问,靖儿,怕吗?杨文靖看着王巧,很坚定的说“巧姐,有你在,我不怕!”那一刻,王巧眼眶湿了,但心里却是暖的,她感谢她的护士姐妹们这么信任她,要知道,此时此刻,队友们信任就是她最大的勇气和力量。
2月6日病区发热待排查患者日渐增多,排查病区15张病床几乎已经住满,因为每个发热待排查的病人都需要单间隔离,而此时又收治1例6岁的发热患儿,孩子高热,需要立即输液,但哭闹的厉害,血管也不好,病区护士李欣月戴着双层手套,血管的触感明显减弱,一次没有穿刺成功,家属不理解情绪很激动,没有办法,她只能给护士长王巧打电话,此时已是深夜近十一点,王巧先安慰了李欣月,让她做好患儿家属的解释工作。随后王巧穿好隔离衣迅速进入病房,用她扎实精湛的基本功一针为患儿扎上了液体。同时又耐心的安抚了家属的情绪。看到还在忙着接诊新病人的姐妹,又赶忙帮着接病人,输液,整理病房,所有的工作做完已经是凌晨一点了。事后护士李欣月说巧姐一来,我瞬间就觉得有了主心骨,有了干劲儿。
从传染病院区开始收治新冠确诊患者那天开始,医院的保洁员就纷纷离去,王巧见此状况二话不说,带起手套,穿起防护服干起了保洁员的工作。一层一层楼,一个一个病房打扫完卫生,就收垃圾。清洁区的垃圾、发热排查病区的垃圾、隔离病区的垃圾,所有的垃圾都清理干净,她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了,护目镜也开始模糊,此时已是深夜10点,垃圾还需要运到医废暂存间,她依旧一个人拖着7、8袋医废垃圾送往指定医废暂存间。漆黑的夜,厚重的衣服,模糊的护目镜,王巧摔倒了,隔着手套手都擦破了,忍着疼站起来,接着把医废转运到指定地点。
由于战时状态,人员少,隔离病区里每天要工作6小时,穿着双层防护服,做治疗、做保洁、做保姆、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隔离病区里边的护士来完成,随着工作量的加大,任务也越来越重,病区发热排查和确诊病人最多可达27人,一早最多要采40多管血标本15个咽拭子,危险性也逐步升高。王巧说第7、8天时,很多护士姐妹们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体力透支,有咳嗽的、有咽痛的、有头痛的、但大家没有一个人说我上不下来了,大家都要坚持到最后,王巧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想尽办法的自己多干些,让她的姐妹们能轻松点,每天她都会从护理工作群中了解每个护士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按时睡觉,有没有生活上的困难,她不是超人,但却想像超人一样去帮助姐妹们解决遇到的所有困难和问题,她想全力以赴和大家共渡难关。
从春节开始,王巧就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一直到第一梯队换岗,十七八个日日夜夜,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是经常的事,科里的护理姐妹们心疼她,担忧的说:“巧姐,你不能再这么累了,你需要好好休息,万一你倒下来,我们怎么办?王巧淡淡一笑说:“我没事,我睡眠质量好,睡一觉就好了!你们大家都很累,我多干点儿,你们就能轻松点儿。”所以她依然每天吃着最晚的饭,睡着最迟的觉。加最长的班,做风险最高的工作。她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大家都看在眼里,科里的护士们对她的评价就是“巧姐就是大家的百事通,有巧姐是万能的,没有巧姐是万万不能的。”是的,所有人不管任何事情都会找“巧姐”,因为每一个需要她帮忙解决的问题,到了她那儿都会迎刃而解。
有人会说她们是平凡的英雄,其实脱下白色战袍,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恩爱的夫妻;既是家人的牵挂,也是儿女的依靠。在疫情最紧张的那段时间,王巧几乎每天忙到没有时间去和牵挂想念她的家人视频。在说起孩子的时候,王巧的眼眶突然红了,她说:“我现在啥也不想,就想着配合医生们快点儿把病人都治好。因为两个孩子都很想我,还在等我回家”。在这特殊时期,无法照料孩子们,她的内心肯定充满了内疚和牵挂。但她在工作状态时完全没有流露出这些,因为,年轻的护士团队需要她的带领,所以她必须更勇敢、更坚强!为疫情倾情付出的每个人都是一束光,汇聚起来便能驱散阴霾;为疫情倾情付出的每个人都是一粒沙,尽绵薄之力,便能聚沙成塔。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面对看不见的恐慌,王巧和她的护理姐妹们经住了考验,在疫情面前,他们“逆行”而上,越是艰险越向前,正因为有了她们这样“拼命”的白衣战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END
点
阅读原文直接进入预约挂号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