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乙肝病*的复制。服药后,乙肝病*的复制很快受到抑制。但乙肝病*并没有被清除,没有达到停药标准和目标而不适当的停药,病*就会反弹,加快复制速度,病情反复或加重甚至肝衰竭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
核苷(酸)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乙肝病*的复制。服药后,乙肝病*的复制很快受到抑制。但乙肝病*并没有被清除,只要停药,病*就会重新复制。因此,病人必须坚持每天服药,长期治疗,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保持在可以抑制病*的有效浓度之上,才能达到有效抑制病*的目的(图1)。因此,医生们常常要求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较好的“依从性”。
▲图1.保持体内较高的血药浓度才能有效在抑制乙肝病*复制
治疗的依从性不仅表现在坚持治疗上,而且也不能漏服药。经常漏服药可明显影响药物的疗效(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有效的抗病*治疗必须保持服药率在95%以上,也就是说天治疗漏服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如果每周漏服1次,服药率仅为85.7%,其疗效就会从81%下降到25%。
▲图2.治疗的依从性差可明显影响药物的疗效
治疗的依从性不仅影响药物的疗效,而且容易导致病*耐药。这是因为被药物抑制的病*并不“甘心失败”,只要遇到时机就会“疯狂反扑”。变异就是它们“反扑”的一个手段。
在未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以前,大多数乙肝病*都是对药物敏感的野生病*株。服药后,它们很快受到抑制,不再复制新病*基因了。极少数病*抵抗力很强,在药物的攻击下会改变一下自己的基因结构,使自己能够耐受药物的攻击。这些病*被我们称之为耐药病*。
如果每天按时服药,血液中始终保持着有效抑制病*的药物浓度,耐药的发生率也较少。如果不能坚持服药,吃吃停停或减量服用,病*抑制不彻底,就会使它们得到“反扑”的机会,发生耐药性变异(见图3)。久而久之,耐药病*越来越多,HBVDNA就会反弹,ALT也会再次升高。
▲图3.经常漏服药物容易导致病*耐药
因此,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应该坚持每天按时服药,不要随便漏服,保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耐药的发生。
很多患者偶尔有漏服药物的现象,如果是当天漏服,当天能想起的话尽量补上;如果第二天才想起,就不要补服了,正常服用当天用量即可,不能一天服用平时2倍的剂量,副作用可能会增加。
贡桂英
副主任中医师
医院一病区主任
河北省首届名中医耿兰书学术继承人
擅长治疗:从事消化内科肝胆疾病的治疗工作20年,先后在医院、首都医科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了名中医耿兰书院长诊疗肝病的学术思想,熟练的运用胃镜对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进行评估及预防。擅长病*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癌、肝衰竭的治疗。
荣誉: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撰写论著1部,荣获河北省科技成果进步奖4项。
学术著作:
《中医肝病》
供稿贡桂英
编辑彦彦
审核李学
刘海平
王雪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