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专家:倪晓平
专栏编辑:丁韧
呼吸机的清洁消毒作为院感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引发感控人种种纠结:“多重耐药菌患者使用后的呼吸机内管路需要消毒吗?如何消毒?外部消毒后能否用于其他患者,是否有可能造成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肺结核痰菌阳性病人使用呼吸机后该如何消毒?”“SARS病人使用后呼吸机如何处理再使用?”“结核病人或艾滋病(HIV病毒感染)等均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使用后的呼吸机,如果内管路不能消毒,不能拆卸,可否在用于其他无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甲流病人使用的呼吸机,螺纹管采用一次性,但机器终末如何消毒?”……
为解决众多兄弟姐妹们的共同困惑,上周倪教授精心“解剖”呼吸机的构造,带领大家复习了呼吸机的日常清洁与消毒方法;本周倪教授将进一步阐述呼吸机内部、外部气路系统的清洁消毒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手段,让呼吸机真正达到由内而外的清洁!
呼吸机外部气路系统
污染物品速拆卸遵循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规定,按呼吸机厂家指南的要求对呼吸机外部气路系统,如各种螺纹管、连接管、Y形接头、湿化罐、积水杯等部件进行拆卸,装袋封闭送达指定部门进行去污、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有特殊感染的患者,应在包装袋外注明,便于复用处理部门选择适当的复用程序或消毒剂。应尽量缩短污染用品进入复用程序的时间,以防止各种部件上污染物的干涸而影响清洁程序的有效性。
消毒方法应适宜凡耐热耐湿的物品,首选热力消毒;有条件的单位,对湿热敏感的物品推荐采用低温消毒方法,如环氧乙烷、低温甲醛蒸汽、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等;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应保证物品内外表面均能充分接触消毒溶液。
清洗质量需保证采用手工清洁和机械清洗的方式,在清洗过程中适当加入清洁剂或含酶洗液,以提高去污的效力,保证清洁的质量,使后续的消毒或灭菌技术可更充分地发挥其应有作用。
干燥步骤不可少干燥步骤也是整个复用处理程序的关键,良好的干燥状态可以有效防止残留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推荐采用机械干燥,做到干燥效率高效,程序可控。
复用物品包装好复用处理完成的物品,应采用有效细菌屏障的产品进行包装;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日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呼吸机内部气路系统
附图:呼吸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内部供气气路系统从上述附图可见,在呼吸机的气路上通常带有气体排出阀(Exhaustvalve),当患者吸气时,该止回流阀打开,从而迫使含氧空气呈单向流到达患者体内;当患者呼气时,该止回流阀主动关闭,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被迫流向排气管道。因此,通常情况下呼吸机内部的供气气路系统是不会被患者污染的;但却会被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所污染。
专业人员拆卸清洁的部件通气流量传感器、湿化器、加热器及温度传感器等,应由产品厂家派员,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拆卸、清洁、消毒。当细菌的繁殖体污染时,可采用中、低水平的消毒剂擦拭消毒,如季铵盐类、醇类等;当高致病性病原体污染时,可以采用低温灭菌技术,如环氧乙烷、低温甲醛蒸汽、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等消毒。
气道温度传感器的消毒气道温度传感器,每位患者使用后应进行擦拭消毒,常规采用中、低水平消毒剂擦拭消毒,如季铵盐类、醇类消毒剂;有明确感染病原体的患者使用后,应依据病原体特点选择消毒剂,如含氯、过氧乙酸等高水平消毒剂。具体采用何种消毒剂、剂量等可参考WS/T《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执行。推荐采用卫生湿巾,或消毒湿巾。
专业人员应指导用于气体容量和流量监测的流量传感器的清洁与消毒不能忽略,由于各厂家产生的呼吸机差异,不同的流量器的消毒方法有所区别。如测压式流量传感器的消毒可采用消毒溶液浸泡;热丝式流量传感器可采取压力蒸汽灭菌技术;超声式流量传感器可采用消毒溶液浸泡,部分产品可采取压力蒸汽灭菌技术。因此,各品牌的呼吸机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或经过培训的人员方可从事拆卸、清洁与消毒工作。
质量控制
严格遵循呼吸机清洁与消毒的SOP,有清洁与消毒实践的记录,备查。
需要频繁清洁与更换的部件,如吸气/呼气的过滤器,应注明消毒有效期、启用日期、截止日期等。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清洁与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包括微生物学监测,按国家相关卫生标准,GB《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的相关条款进行评判。
倪晓平教授声明:以上为个人意见,任何与国家相关卫生标准有冲突之处,以国家卫生标准为准。
倪教授专栏文章:
晓平说消毒:医院的呼吸机干净吗?
晓平说消毒:空气消毒之“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
晓平说消毒:空气消毒之“手术室空气消毒”
晓平点评:医院预防MRSA接触传播的表面清洁的策略
晓平点评:韩国MERS-CoV感染暴发:一项流行病学暴发研究点评之事件概述篇
晓平点评:暴发调查报告谁来写?这份点评有答案……
晓平点评:追根溯源查原因,MERS防控不复杂!
晓平点评:暴发报告这样写,才能被《Lancet》录用哎!
图文编辑:宋小船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