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结核原因
结核传染性
肝结核表现
肝结核治疗
肝结核药物
肝结核医院

温病条辨十大常用方剂,彩图速记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Ryder

《温病条辨》是清代医家吴鞠通所著,作者创立三焦辨证体系,堪称集温病之大成。全书载方余首,虽为治温病而作,但较多方剂依然适用于其他杂病,小编挑选了十大常用方剂,整理如下:

1

桑杏汤

桑叶3克杏仁4.5克沙参6克象贝3克香豉3克栀皮3克梨皮3克

清宣燥热,润肺止咳。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

水毫升,煮取毫升,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温燥外袭,肺燥咳嗽轻证的代表方,以身微热,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运用:常用本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百日咳等属外感温燥,灼伤肺津者。

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宣降肺气,共为君药;豆豉宣透胸中郁热,栀子皮轻,清上焦肺热,同为臣药;沙参、梨皮、象贝生津润肺,止咳化痰,均为佐使药。

对于秋感温燥初起,见证如上所述者,甚为适合。

2

桑菊饮

杏仁6克连翘4.5克薄荷2.4克桑叶7.5克菊花3克苦梗6克甘草2.4克苇根6克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风温初起,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者。

用水毫升,煮取毫升,日二服。

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6克,犀角3克;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6克;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

用方要点:本方为一首“辛凉轻剂”,适用于风热或风温犯肺之轻证,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医学教育

网编辑整理、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属风热犯肺之轻证。

方中桑叶、菊花疏风解表,宣透风热,桔梗、甘草、杏仁清咽利膈,止咳化痰,连翘清热解毒,苇根清热生津。配伍同用,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凡风温初起,见证如上所述者,可以用之。

3

银翘散

连翘30克银花30克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生甘草15克芥穗12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现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每服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用方要点:本方为一首“辛凉平剂”,是治疗风热表证的常用方,以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麻疹初起,以及乙脑、流脑、腮腺炎、咽炎、咽峡疱疹等属温病初起,邪郁肺卫者。

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轻宣,透泄散邪,清热解毒为君;薄荷、牛蒡子辛凉散风清热,荆芥穗、淡豆豉辛散透表,解肌散风为臣;桔梗、甘草以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为佐;竹叶、芦根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为使。

诸药相合,共成辛凉解肌,宣散风热,除烦利咽之功。

4

清营汤

犀角9克生地15克玄参9克竹叶心3克麦冬9克银花9克连翘(连心用)6克黄连4.5克丹参6克

清营透热,养阴活血。治温病邪热传营,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时有谵语,心烦不眠,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用水1.6升,煮取毫升,每服毫升,一日三次。

舌苔白滑者,不可与之。

用方要点:本方为主治温病邪热初人营分的代表方。临床以身热夜甚,心烦少寐,舌绛而干,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属营分热盛者。

方中犀角、生地清营凉血;银花、连翘、黄连、竹叶心清热解毒,并透热于外,使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热壅血瘀,故少配丹参活血消瘀以散热;邪热伤阴,故用麦冬、玄参养阴生津。

5

青蒿鳖甲汤

青蒿6克鳖甲15克细生地12克知母6克丹皮9克

养阴透热。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用水1升,煮取毫升。分二次温服。

青蒿不耐高温,可用沸药汁泡服。对阴虚欲作抽搐者,不宜使用本方。

用方要点:本方适用于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不足之虚热证。临床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原因不明的发热、妇科手术后低热、慢性肾盂肾炎、肺结核、肾结核等属阴虚内热,低热不退者。

6

清络饮

鲜荷叶边6克鲜银花6克西瓜翠衣6克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6克鲜竹叶心6克

清透暑热。治暑温经发汗后,暑证悉减,但头微胀,目不了了,余邪未解者;或暑伤肺经气分之轻证。

用水毫升,煮取毫升,日二服。或煎汤代茶,预防暑病。

用方要点:本方为主治温病邪热初人营分的代表方。临床以身热夜甚,心烦少寐,舌绛而干,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属营分热盛者。

7

安宫牛黄丸

牛黄30克郁金30克犀角30克黄连30克朱砂30克梅片7.5克麝香7.5克真珠15克山栀30克雄黄30克黄芩30克

清热解毒,豁痰开窍。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或下利脉实,以及中风窍闭,小儿惊厥属痰热内闭心窍者。

每服1丸,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成人病重体实者,每日二至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用方要点:本方为清热开窍的重要方剂,以神昏谵语,高热烦躁,舌红或绛,脉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肝昏迷等属痰热内闭者。

方中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犀角清心,凉血解毒,麝香开窍醒神,三味共为君药;黄连、黄芩、栀子清三焦火热,雄黄豁痰,共为臣药;郁金、冰片芳香去秽,通窍开闭,以内透包络,朱砂、珍珠、金箔镇心安神,蜂蜜和胃调中,共为佐使。

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

8

大定风珠

生白芍18克阿胶9克生龟版12克干地黄18克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12克麦冬18克(连心)炙甘草12克鸡子黄2枚鳖甲12克(生)

滋阴养液,柔肝熄风。主下焦温病,热邪久羁,吸烁真阴,神倦瘈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

上药用水1.6升,煮取毫升,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匀,分三次服。

喘者,加人参;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用方要点:本方为治阴虚风动的代表方,以神疲瘼疭,舌绛苔少,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乙脑后遗症、中风后遗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性震颤属阴虚风动者。

方中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以熄内风;地黄、麦冬、白芍养阴柔肝;龟版、鳖甲、牡蛎育阴潜阳;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

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养液,柔肝熄风之功。

9

杏苏散

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去核)橘皮杏仁

轻宣凉燥,化痰止咳。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

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微透汗;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热甚,加黄芩,泄泻腹满者不用。

用方要点:本方为治凉燥的常用方,以微恶风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咽干,舌苔薄白,脉浮弦为辨证要点。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属外感凉燥者。

方中杏仁苦辛温润,宣肺降气,苏叶辛苦芳香,解肌发表,并为君药;桔梗、枳壳一升一降,调理气机,前胡降气化痰,宜肺散风,同为臣药;半夏、橘皮、茯苓健脾燥湿、理气化痰为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

合用共奏轻宜凉燥,化痰止咳之功。

10

三仁汤

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

清热利湿,宜畅湿浊。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毫升,日三服。

用方要点:本方适用于湿热留恋气分,湿重热轻之证。临床以头痛,身重,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为辨证要点。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布氏杆菌病、波状热等病属湿重于热者。

方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白蔻仁开发中焦湿滞,化浊宜中;苡仁益脾渗湿,使湿热从下而去;三药为主,故名"三仁"。辅以半夏、厚朴除湿消痞,行气散满;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

诸药合用,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混浊之功。

图片来源:方剂学彩图速记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鼎

长按







































白癜风养生
骨肽注射液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gsudlu.com/gjhyy/87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