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消渴、痞块及胆结石治证
中医将胰脏归纳到脾脏里面;
脾脏管胃口(想吃东西),胰脏管味觉(味道如何);
病人燥渴下针
让津液升上来:天突穴、关元穴、天枢穴;
让肺受纳津液:中府穴、云门穴、肺俞穴;
特效穴:第八椎下外开一寸半,至阳穴;
手上特效穴:阳池穴;
痞块、肿瘤、癌
这些是阴的累积,用行阳的思路来治疗;
下针方法
第十三椎下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
脚后跟上三寸的消极穴;
如果痞块在肝
痞块上天应灸或者针;经外奇穴:肝一肝二肝三;
肝俞穴和肝的募穴期门穴;
另外,虚证曲泉穴,实证行间穴;
同时,去强土,让它的胃口好,去行阳让气机流畅;
光用针灸治疗可能要持续半年到一年;
针加上药可能几个礼拜就好了;
肝结石
任何的肋间痛,对面的肝关都可以下针止痛;
其他针法:天枢穴、日月穴、期门穴、肝俞、胆俞;
如果定时辰发病,下腧穴,去掉实证。
消渴、痞块与胆结石治症
那到了胰脏呢,中医呢,把胰脏归纳在脾脏里面;
脾呢,包含了胰脏在里面,如果我们严格的去区分他,
脾脏管的是胃口,感觉肚子饿,想吃什么东西,这个是脾脏,
食物吃到嘴巴里面,感觉他的味觉如何,
这个味觉是胰脏在管;
如果我们详细的区分他的话,胰脏在管味觉;
当然了,西医认为是糖尿病,消渴,
病人燥渴的时候,我们针灸怎么做?
我们一般呢,天突穴下针,
我们都知道,嘴巴里面的津液,里面的口水来源是不是大肠?
因为你知道它的来源是大肠,
你会不会把小肠的火加热,然后让津液生发上来;
所以说第一个,关元穴,关元穴用灸或者是针都可以,
希望关元,小肠的热会增加起来;
然后大肠的天枢穴,
天枢穴让大肠的速度,让它的速度尽量的好,
我们的这个中医很好玩,
下利嘛,你也可以针天枢;便秘嘛,你可以在天枢穴上做;
太慢了,天枢穴让你加快,太快了,天枢穴让你缓慢一点;
所以他要缓,要有调节的作用,
那我们如果下了天枢穴,下了关元穴,
这个时候,大肠里面的水分,就会被小肠的火蒸化起来,
这个水就往上会升回到肺里面去,
那到肺里面去的时候,我们当然希望肺能够受纳,
能够吸收这个水,才能够变成津液上来嘛,
这个时候肺的像中府啊,云门啊,肺腧啊,都可以,
那我们有特效穴,像糖尿病的第八椎,
至阳穴:第八椎下外开一寸半,就是糖尿病的特效穴,
还有我们的手针上面,阳池穴,是特效穴,
治疗消渴用的,口渴用的,
这个是我们大致做针灸的时候,我们的手法
当我们遇到痞块的时候,
比如说肝硬化,肝癌,胰脏癌,胃癌,痞块的时候,
所谓的癌,如果你正面摸的时候,
你可以摸到肿块,肿瘤,
而且它是不规则,很硬的,很像岩石的表面,很硬的,
如果是很圆滑的,就是很良性的,
可能是脂肪瘤或者是怎么样,
那如果是恶性的话,像石头一样,表面非常的凹凸不平,
有痞块,有痞块的时候,中医的观念是这个样子,
中医认为说肝会累积,阴呢,是看的到的东西,
它累积在这边的时候,才会造成痞块的,
基本上是阴累积在一起,
那阴累积在一起的话,我们要行阳,
希望阳的速度,循环的速度加快的话,它就不会累积了么,
所以我们用灸或者是针,
针灸绝对会对痞块的帮助很大,绝对很有帮助;
那么你说老师我们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
我们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
然后在针对比如说肝,
肝脏有痞块,我们在痞块上灸,对不对,隔着生姜在上面灸,
然后呢,下针,一样,有痛的话,一样治肝;
肝一肝二肝三,肝经的奇穴,
如果是虚证,如果很久我们可以下曲泉,
如果是痛的很厉害,我们可以下行间穴,背面的肝腧,
正面的肝经的募穴,期门穴,俞募治疗,
然后我们再去强土,
治法都是一样,只是多了一个痞块而已,
所以痞块一出现的时候,你一定要记得一个原则就是,
如何固他的胃,让它的胃口很好,
同时去行它的阳气,让阳气能够通畅,气机让它流畅,
当气机一流畅,超出阻碍的时候,
即是肿块还在那边,病人晚上已经开始可以睡觉了;
我们讲十二经的十二时辰气血流柱的时候,
讲的就是阳气的循环,
所以阳气的循环,如果阳气没有东西堵到它的话,
就可以睡的很好;
所以你在针治肝硬化肝癌的时候,
它晚上一点到三点本来不能睡觉的,可是被你针了以后可以睡觉了,代表阳气开始运行的,但是呢,痞块可能还在这边,
那你可能需要持续不断的给他做个疗程,
这个疗程可能连续好几个礼拜,一三五、二四六这个样子,
你持续维持它阳气的运行的话,它的病情就不会恶化,
假以时日嘛,
那你如果不会用药,那你用针灸,
你可能用个四五个月、八个月、一年都是有可能的,
那你会用药的话,可能速度加快,几个礼拜就好了;
这个就是看你要怎么做了;
这个是基本上我们大致处理的手法
如果我们到了少腹,这里是一个很复杂的一个地方,
我们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开始讲;
一个人,中医不赞成把胆拿掉,因为胆是清净之官嘛,
那你如果胆已经没有了,
在肝脏的下方到大肠有一条血管,
我们全身的血管呢,都有一条半膜,只有这个血管没有半膜,
半膜是预防血液回逆的,这根血管没有半膜,
它允许血液进入这边,
这个是金和木之间的关系,
我们刚刚讲肝脏跟胰脏,是木和土的关系;
肝上面有一层隔膜,
当你吸气的时候,横膈膜会下来,会把浊气往下导,
所以我们身上的浊气是不过隔膜的,
隔膜是一个分清浊的点,上面都是清,下面都是浊;
所以正常人的浊气只能到这边,
如果正常人的浊气冲上去了,这个人可能发狂奔走,
所以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很多都是便秘,
那么我们把浊气一清出来,
横膈膜的上面没有浊气的时候,人的神志就会恢复;
所以说浊气只能到隔膜,这是正常人;
所以当我们吸气的时候,横膈膜往下降,
我们把肝脏的血往下挤压(气的循环,很重要);
肝脏的血就从血管的位置到大肠,
木呢,就到了金上面,大肠得到这个血,就有力量啊,
就会蠕动,就会把宿便排出去,
那你吸气的时候,横膈膜下来,吐气的时候,横膈膜上去,
这个血又会慢慢的回到肝脏,这个血是一直在循环的,
那么有一天呢,有一个人胆没了,
胆本来就是肝脏代谢了以后,这个脏东西肝脏的代谢物,
没有地方排出去,就是胆汁嘛,人体就会再去循环;
现在胆没了,肝没办法,只有往下走,
如果说你遇到一个病人,
大概连续十五年,开完胆以后十五年,这个总胆管,
一般开胆囊就把胆囊拿掉,总胆管还在这边;
这个总胆管跟肝脏连在一起的,里面很多的动脉在里面,
拿掉的话,很危险的,因为有可能会内出血,
所以,总的胆管还在这边,
结果总胆管会慢慢慢慢累积很多胆汁在里面,变成肝结石;
这个肝结石发痛的时候,很痛,
针灸怎么做,我们处方已经解决了,但是针灸怎么做,一样,
任何的肋间痛,对面的肝关都可以下,肝关可以止痛;
那我们心里面知道,里面是这样子的结构,
我们的循环是这样子的,
那我们针天枢穴,肝脏的募穴,期门穴,
那即使胆经没有了,日月可不可以下,当然可以下;
即使里面没有胆,但是募穴还是在这边;
背后扎肝腧穴,胆俞穴;正面呢,扎期门和日月穴;
那你如果说,我们把肝脏底下的结痂慢慢消导下来的话,
里面的硬块会慢慢的软化掉;
这个刀没办法开的,肝结石没办法开,很难开;
所以遇到这种情形,
我们设定了一点到三点我们会发病的,我们下五腧穴,
我们把时间的时症去掉;同时呢,我们去止痛;让它的大便保持通畅,一段时间以后,慢慢就消掉了;
那如果它痛的很厉害,我直接拿块生姜在上面灸,太好了;
灸反正是止痛恶,因为行阳啊。一定要记得行阳行阳
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廊桥遗梦》
XIN生活广场娇颜四物汤?????赞赏送配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