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胆石症已由以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胆囊胆固醇结石为主。
症状有哪些?
1.胆囊结石在早期通常约60%的病人无明显临床表现,于查体或行上腹部其他手术而被发现。
2.部分单发或多发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内自由存在,不易发生嵌顿,很少产生症状,被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
3.胆囊内的小结石可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临床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可以使症状加剧。
4.胆石嵌于胆囊颈部时,造成急性梗阻,导致胆囊内压力增高,胆汁不能通过胆囊颈和胆囊管排出,从而引起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胆绞痛。
5.如果胆囊结石嵌顿持续不缓解,胆囊会继续增大,甚至会合并感染,从而进展为急性胆囊炎。
非手术治疗
病情较轻的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可予以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控制感染、解痉止痛等,待病情缓解后,进一步查清病因,再择期手术。对年老体弱、全身情况差的患者可考虑溶石疗法体外震波碎石术近些年开展的治疗技术,主要适应症是胆囊内胆固醇结石,直径不超过3cm,且胆囊具有收缩功能者。
胆石症的饮食疗法
1多喝水。水占人体的70%,多喝水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有利于将体内的结石物质排出体外,缓解病情的发展,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
2柠檬汁、苹果汁。现在的胆石症多为胆固醇结石,而苹果汁、柠檬汁中含有的丰富果酸可以达到溶解胆固醇的作用。
3.少食糖类、肉类。服糖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会增加,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钙、草酸钙易于沉淀,促使结石形成;肉类含有大量胆固醇,及代谢后产生的尿酸,都是形成结石的主要成分。
4.橄榄油。橄榄油有利于胆管收缩,倡导润滑,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
适用于:1发病在48~72小时以内者;2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继续发展者;3伴胆囊坏疽或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4无症状结石,存在慢性胆囊炎且胆囊增大或萎缩的,结石直径超过2cm的,曾发生过胆源性胰腺炎的。
手术后留取肝下引流管、T管等注意事项:
1妥善固定。将引流管妥善固定于腹壁,引流袋固定于床两侧,防止因翻身、活动、搬动时受到牵拉而脱出,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由专人守护或适当加以约束,防止引流管拔出。
2.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以防逆行感染,引流袋每3天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以防感染,引流液有血块应该经常挤捏,用力适宜。
3.加强观察。观察并记录引流的量、颜色和性状。
4.预防感染。
手术后饮食要注意:
1.戒烟酒,防止胆汁淤积,刀口发生感染,从而诱发胆病的复发。
2.不宜多吃糖,服糖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会增加,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钙、草酸钙易于沉淀,促使结石形成。
3.睡前别喝牛奶,牛奶中钙较多,结石大部分都含有钙盐,结石形成最危险因素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饮牛奶后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出的高峰,如此时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钙通过肾脏较多,故易发生结石。
3.少摄入脂肪多、辛辣食物。胆固醇升高很容易产生胆结石,辛辣刺激食物易促进胃液分泌,胃液会刺激胆囊收缩,增加结石的发生。
4少吃食盐,太咸的饮食会加重肾脏的工作负担,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少于5g。
6避免食用易胀气食物,如蕃薯、土豆、芹菜、韭菜、黄豆、大蒜等。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